巴基斯坦以为中国不敢翻脸,毕竟咱们需要瓜达尔港和直通高速路,它就玩起了平衡术——一边要中国的资金技术,一边又把稀土样本送到白宫,换美国的矿产订单。这算盘打得,隔着印度洋都能听见响。 2023年的时候,巴基斯坦高层亲自带着稀土样本飞到美国,没几天美国就拍板:投5亿美元在帕斯尼建港,还跟巴方签了稀土、铜矿出口协议。有意思的是,这个帕斯尼港,离中国花大力气建好的瓜达尔港,也就一百来公里。 咱们这些年在俾路支地区投了三百多亿,把瓜达尔港扩建到能停二十万吨油轮,还修了高速路和机场。 原本想着这条能源通道能帮咱们绕开马六甲海峡,可实际呢?2023年从这里转运的原油,只占中国进口量的3%,远没达到预期。 为啥这么惨?安全问题是大麻烦。2023年这一年,俾路支地区就发生了12起针对瓜达尔港的袭击事件,国际航运公司谁也不敢冒风险把货轮开过来。 而且巴方的港口管理效率也跟不上,清关时间比新加坡港长两倍,船在这多待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钱,谁愿意来? 再说说当地的产业。咱们投的钱确实带动了就业,俾路支的失业率从30%降到了10%多一点,但老百姓干的都是保安、装卸、运输这些基础活,收入也就比在家放羊强点,想靠这发家根本不可能。 中国帮着建了光伏电站和水电站,缓解了巴基斯坦的电力短缺,可生产线、研发技术一点没挪过去,巴方还是没能力搞高端产业。 中巴自贸区看着热闹,其实也没多少硬货。投资大多集中在粮油加工、低端组装这些领域,想找个半导体或者智能制造的项目,门都没有。 新机场倒是能落大型飞机,可巴基斯坦自己连个高端航空零件都造不出来,机场再先进,也只是个“中转站”,带不动本地产业升级。 巴基斯坦这么折腾,背后也有自己的难处。2024年它的外债规模达到了1300亿美元,其中欠中国的占40%,欠美国的占15%。两边都得讨好,不然谁也不帮它展期债务,政府就得垮台。 而且国内政党也在博弈,军方想跟美国搞军事合作,老百姓又依赖中国的民生项目,现任政府只能两边斡旋。 不过中美在巴基斯坦的博弈,也不是你死我活的。中国建的水电站,刚好能给美国在巴的矿产企业供电;美国帮巴方清扫恐怖组织,也减少了咱们基建项目的安全风险。说白了,双方都是各取所需,没到撕破脸的地步。 这种“平衡术”,在全球通道国家里挺常见的。比如土耳其平衡俄美,新加坡平衡中美,都是靠地缘优势找饭吃。但巴基斯坦跟新加坡不一样,新加坡有高端服务业撑着,政策也稳定;巴基斯坦产业基础差,安全风险又高,平衡起来难度大,稍微不留神就可能偏向一边。 咱们也不是没看清它的小心思。这些年没把核心技术给巴方,也没帮它搞能真正提升国力的高端产业,就是不想让它太强。真要是巴基斯坦有了话语权,说不定会拉着咱们卷入区域冲突,到时候瓜达尔港反而成了麻烦。 2024年咱们就调整了策略,不再搞大规模基建输血,而是在巴方建了个光伏组件组装厂——既转移了部分产能,帮巴方创造点技术岗位,又没把核心技术泄露出去,算是个“双赢”的折中方案。 但风险还是有的。要是美国加大对巴方的军事援助,比如卖F-16战机,印巴矛盾肯定会激化,到时候瓜达尔港的安全就更没保障了。而且巴方要是一直靠卖资源换援助,很可能陷入“资源诅咒”,再也没动力搞产业升级,最后还是得靠别人输血。 说到底,中巴关系从来不是什么“铁杆兄弟”,而是基于利益的合作。巴基斯坦玩平衡术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咱们保持警惕、控制投入,也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利益。国际关系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中国应该继续加大对巴基斯坦的投资,还是减少投入、控制风险?如果巴基斯坦真的彻底倒向美国,咱们该怎么保障瓜达尔港的利益呢?巴基斯坦 (部分内容有杜撰和虚构成分,请注意甄别)
《图片报》消息,当地时间9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宣布,当天巴空军出动多架
【28评论】【11点赞】
郎头
谁养狗也得打,不大疼了还不服,不大疼了不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