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金正恩托人给中国带了一句话,特朗普真低估了朝鲜。据报道可知,朝鲜外相崔善姬和我国的外长王毅进行了会谈,在此次的会谈之中双方都表示了对彼此关系的看重,而朝鲜方面更是还表示带着金正恩的态度而来。 金正恩的态度也没有让我国失望,因为金正恩的态度是表明朝中之间的友好关系是不会被世界所影响,也就是说朝鲜方面无论世界的变化如何,和我国的关系是始终友好的。 中朝关系源远流长,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两国就建立了稳固的战略伙伴基础。特别是在半岛局势动荡时期,这种联系成为朝鲜外交的锚点。2025年9月,习近平主席与金正恩委员长举行会晤,双方就深化合作达成共识。这次高层互动为中朝关系注入了新动力,涵盖经贸、文化和安全领域。朝鲜面临外部压力增大,但始终将中国视为可靠后盾。崔善姬外相的访华,正是落实会晤精神的延续。她在北京与王毅外长会谈,双方重申要加强战略沟通,推动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这种姿态显示,朝鲜在复杂环境中,选择优先巩固周边稳定,而不是贸然冒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朝合作不仅是双边事务,还关乎地区和平大局。面对全球变局,两国强调互信互助,避免外部干扰,这份务实态度值得关注。 崔善姬访华的时机选择得当,就在金正恩访华后不久。她代表朝鲜高层,转达了对中朝传统友谊的坚定立场。会谈中,双方一致认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演变,这种关系都不会动摇。王毅外长指出,中朝友谊是两党两国共同财富,要坚定不移发展。崔善姬回应称,不断深化朝中关系是朝鲜的既定方针。这番表态源于金正恩的亲自指示,体现了朝鲜对中国的战略定位。近年来,朝鲜经济面临制裁挑战,但通过中朝边境贸易和援助项目,维持了基本运转。2025年上半年,两国贸易额虽受全球因素影响,但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交流。这些努力让朝鲜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也强化了其外交自信。崔善姬的行程还包括与其他中方官员的磋商,聚焦落实会晤共识。这次交流不只是礼节性访问,而是实打实的政策对接,凸显中朝关系的韧性。 特朗普上台后,重启了对朝接触,试图复制2018年新加坡峰会的模式。但朝鲜的回应远没那么简单。金正恩公开表示,对特朗普个人印象不错,但对话必须平等。他明确提出,如果美国放弃无核化前提,朝鲜愿意考虑会晤。这话一出,华盛顿的预期落空。特朗普团队原本以为,通过经济诱因能快速拉近距离,却忽略了朝鲜的战略红线。2019年河内峰会破裂后,朝美关系陷入低谷,美国的制裁清单不断延长,朝鲜则加速导弹试射作为回应。2025年,特朗普再次表态愿无前提对话,但朝鲜强调,拥核是自卫需要,不会轻易让步。这种博弈反映出,美国低估了朝鲜的决心,后者不再是昔日被动一方,而是主动塑造议程的参与者。特朗普的推特外交虽热闹,却难掩政策的两难。 朝鲜对美国的戒心,根植于历史积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中,美军推进到鸭绿江边,造成大量破坏,这些记忆在朝鲜社会中根深蒂固。官方教育和媒体反复强调,那场冲突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典型,导致无数家庭破碎。即便时代变迁,这种叙事仍影响外交决策。朝鲜认为,美国的军事部署和联合演习加剧了半岛紧张,而不是缓解。2025年,美韩军演规模扩大,朝鲜视之为挑衅,直接回应以导弹测试。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认知。美国学者分析,朝鲜的核计划正是这种防御心态的产物,不会因外部压力而瓦解。特朗普试图用个人魅力化解,但忽略了这些结构性矛盾,导致对话屡屡受挫。朝鲜的坚持,让华盛顿重新审视自己的影响力极限。 无核化议题一直是朝美对话的绊脚石。朝鲜多次重申,核武器是维护主权的保障,不会作为筹码交换。金正恩在2025年讲话中指出,美国的方案本质上不是互惠合作。这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三阶段方案类似,都被平壤视为变相施压。李在明虽表示愿接受冻结协议,但朝鲜拒绝,认为这忽略了其安全关切。特朗普的回应是开放大门,但实际行动滞后,如继续维持对朝制裁。专家指出,这种僵局源于美国盟友体系的制约,若松口无核化,会动摇韩日信心。朝鲜则借此机会,强化自力更生,推进本土科技研发。2025年上半年,朝鲜公布多项导弹进展,显示其技术积累已达新高度。这让特朗普的低估暴露无遗,朝鲜不再是谈判弱势方,而是有底气的对手。
果然不出所料:金正恩托人给中国带了一句话,特朗普真低估了朝鲜。据报道可知,朝鲜外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10 19:51:14
0
阅读: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