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台湾的钱包彻底榨干”,特朗普这是誓不罢休了?特朗普要榨干台湾钱包? 特朗普又给台湾出了道难题,这次的胃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10月8日,美国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提名人卢约翰,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公然站台。 声称“强烈支持”特朗普提出的“台湾应将军费提升至GDP 10%”的主张。这话一出口,岛内舆论瞬间炸了锅,连普通民众都看明白了——美国这哪里是“保护台湾”,分明是要把台湾的钱包彻底榨干。 卢约翰还说得冠冕堂皇,说为了应对“潜在冲突”,台湾必须在军事训练、动员机制、军民融合这些领域搞“重大改革”。他甚至提到,除了继续卖武器给台湾,美方还会用“创新方式”帮台湾突破军工产能限制,美其名曰强化“有效拒止防御”能力。 可明眼人都清楚,这些所谓的“帮助”,不过是让台湾花更多钱买美国的淘汰装备,把自己绑得更紧罢了。现在台湾的防务支出大概占GDP的3%,要是真按10%的目标来算,军费规模得翻两倍还多。这笔钱从哪儿来? 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答案很明显——只能从民生、社保、经济建设的预算里抠。台湾本来就面临少子化、产业外移的难题,年轻人找工作难,老年人养老压力大,连基础建设都还存在不少短板。要是把钱都砸进军费,老百姓的日子只会更难过,这不是把台湾往火坑里推吗? 台湾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有人在相关报道下怒斥:“这是榨干了就准备放弃吧!”还有人看得更透彻:“等台积电全搬到美国变成‘美积电’,别说10%,20%的军费都有可能——到时候半导体产业空了,GDP一跌再跌,全民都得靠当兵缴税过日子。” 这话戳中了要害,美国对台湾的“重视”,从来都是冲着利益来的。之前逼着台积电去美国建厂,现在又要榨干军费,说到底就是把台湾当成战略棋盘上的“耗材”,有用的时候榨干价值,没用了就随手丢弃。 更让人寒心的是,美方一边喊着“支持台湾”,一边把台湾当成“提款机”。这些年美国对台军售,卖的大多是过时的武器,价格还比正常市场高好几倍。台湾花了冤枉钱,买到的却不是能“保家卫国”的装备,反而成了美国军工企业的“摇钱树”。 现在又要把军费提至10%,无非是想让台湾承担更多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成本,替美国“挡枪”罢了。台湾民众心里早就犯了嘀咕:这到底是“保卫台湾”,还是把台湾往绝路上逼? 少子化让征兵都成了难题,产业外移让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本就绷得紧紧的,再盲目扩军,经济韧性只会被彻底拖垮。到时候别说“防御”,恐怕连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美国可不会管这些,只要自己的战略目的达到,台湾的死活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 美台关系的不对等,在这场“军费风暴”里暴露得淋漓尽致。美国说要提军费,台湾就得跟着附和;美国要卖武器,台湾就得掏钱买。这种“听指挥、当提款机”的关系,哪里有半分“平等”可言? 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开始反思:到底谁在真正为台湾的未来负责?是把台湾当耗材的美国,还是那些只会跟着美国跑、不顾民众死活的政客?其实答案早就摆在眼前。美国对台湾的所有“承诺”,都是建立在自身利益之上的。 一旦涉及到美国的核心利益,所谓的“支持”随时可能变成“抛弃”。而台湾要是真的跟着美国的节奏走,把钱都砸进军费,最终只会落得“经济垮台、民生凋敝”的下场。到那时,美国不会伸出援手,只会转身去寻找下一个“耗材”。 台湾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愤怒的评论、理性的质疑,都在说明大家已经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10%的军费目标,不是“保卫台湾”的良方,而是把台湾拖入深渊的毒药。 希望台湾的政客能早点清醒,别再跟着美国瞎折腾,多为民众的生活、台湾的未来想一想——毕竟,被榨干的钱包补不回来,被毁掉的未来也回不去。
赖清德叫嚣:台湾是全体台湾人的台湾赖清德今天(10日)在谈话中多次针对大陆进
【17评论】【9点赞】
刀锋
送武器哈马斯,胡赛武装…干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