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大众旗下的软件子公司CARIAD,近期被曝降级为了协调部门。
大众回应:CARIAD“将继续发挥核心研发的作用”,聚焦智能辅助驾驶、车机系统、云端互联技术和车身控制等关键协同领域。
基本上德国人跟中国人对于这件事儿的评论是出奇地一致,不管是小红书还是Reedit,风评都在抱怨CARIAD这几年没有做出什么成果。
最早被爆CARIAD其实也不是国内新闻网站,而是外媒。
有人总结过CARIAD的七个致命缺陷,我搬运过来:
1. 太多,太快
几个月内,他们就雇佣了6000名员工。
“只要能带笔记本电脑,我们就会雇佣任何人。有时,招聘过程只需 24 小时。”
可以预见的结果是什么?许多新员工根本没有汽车行业经验。
2. 没有实际预算
CARIAD 本应开发软件,但却没有自己的预算。资金来自品牌方——品牌方掌握着所有的权力。CARIAD 必须履行职责,但却无法做出决定。
3. 遗产负担
CARIAD 旨在构建适用于大众集团所有品牌的 2.0 平台。
但在2021年,他们接到了一项额外的任务:臭名昭著的1.1和1.2平台。奥迪和保时捷在这些平台上已经失败了。
“平台 1.2 有 200 个不同的供应商。系统超负荷运转,大部分计算能力都用于特殊请求。”
一位业内人士解释了其中的复杂性:供应商 A 的雷达将数据发送到供应商 B 的摄像头。摄像头将数据整合后发送给供应商 C 的远程雷达。然后,远程雷达再发送给供应商 D 的 ECU,并运行供应商 E 的软件。
D 单元和 E 单元之间的通信无法进行。
冲突不可避免。“我们本该建设未来。但从那时起,我们却只顾救火。”
4. 没有软件的软件公司
荒谬之处就在于此:CARIAD 原本应该是一家软件公司。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没有开发任何软件。
他们采用了老办法:雇佣外部服务提供商。CARIAD 成为了昂贵的中间人。
5.品牌之战
在CARIAD内部,大众品牌之间的争斗仍在继续。
“奥迪想要这个,保时捷想要那个,大众想要别的东西。”
品牌将CARIAD视为服务提供商,而CARIAD则将自己视为产品所有者。
6.老派经理
许多高管来自硬件行业。
“大众的组织结构鼓励人们对自己的职业感兴趣。他们根本不关心产品或公司。”
许多经理将 CARIAD 视为职业发展的垫脚石,公司的成功则是次要的。
7.舒适文化
CARIAD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令人惊叹。无需加班,保证远程办公。享受公司的所有福利,而且薪水更高。工作非常舒适。
但他们也意识到:这不是击败特斯拉或中国初创企业的方法。
“在CARIAD,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不到40小时。周五上午11点,周末就开始了。这可不是战胜亚洲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