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跪成一排,学生蒙眼踩背?愧疚式教育何时休! 一场感恩教育活动中,女生摘下眼罩发现脚下跪着的竟是自己的父母,瞬间崩溃大哭——这不是亲情唤醒,而是一场以爱为名的情感绑架。 近日,河南中牟县某中学的一场所谓“感恩教育”活动引发热议。现场视频里,家长们双膝跪地排成一排,学生蒙住眼睛,在旁人搀扶下踩着父母的背部通过。 活动现场播放着抒情音乐,夹杂着“走吧!走吧!”的引导声。 一名女生在活动后摘下眼罩,发现刚才自己踩踏的竟是亲生父母,当场情绪崩溃。震惊与愧疚取代了本应自然生发的感恩,这种突如其来的情感冲击,更像是一种情感暴力。 这场活动被校方称为“感恩教育”,却采用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形式。往届学生透露,以前类似活动是“让男同学趴地上”,如今却升级为“家长跪地”。 校方在事后声明中称,这是“个别班级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举办的拓展课程”,并承认“细节考虑不周”。 然而,这种“细节考虑不周”的解释难以让人信服。中牟县教育局工作人员也表示,该活动“肯定是有点欠妥”,并已收到学生投诉。 从教育伦理角度看,这种活动明显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准。教育活动应具备“合价值性、合认知性、合自愿性”,而这种踩踏家长背部的行为,无疑与这些基本原则背道而驰。 扭曲的感恩,变形的教育 这类“愧疚教育”通过制造孩子的负罪感,来获取表面的顺从。它传递了一个错误信号:爱需要依靠自我牺牲与制造愧疚来维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疚感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情绪。长期被这种情绪操控的孩子,不会成长为懂得体谅的个体,反而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焦虑,沦为被动顺从的“赎罪者”。 真正的感恩教育应当基于爱和尊重,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方式回报父母。感恩不是踩在尊严上的表演,而是生长在平等与理解土壤里的果实。 类似的极端教育形式并非个例。从“学生互扇耳光”的“挫折教育”,到“让孩子当众下跪认错”的惩戒手段,再到如今的“家长跪地被踩”,部分教育者似乎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沼。 这些教育者缺乏耐心深耕日常育人的细枝末节,却急于看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成果”,于是便用猎奇的形式主义,替代了扎实的育人工作。 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的两个规准是“经验的继续性与互动性”。有价值的教育应能促进经验的持续发展,并能自由交换互动,而非依靠一次性仪式制造情感冲击。 何为真正的感恩教育? 真正的感恩,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它藏在三餐四季的陪伴里,长在日常点滴的正向引导中。 父母平日里无微不至的关爱、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同学热情洋溢的帮助,这些点滴细节,才是滋养感恩教育最为肥沃的土壤。 与其通过夸张的仪式制造情感冲击,不如鼓励孩子真诚地表达感谢、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感恩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表面的顺从,而是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爱的能力。 那个摘下眼罩后泪流满面的女生,她的眼泪不是因为感恩,而是源于欺骗带来的惊吓、目睹父母卑微的无措。这一幕被活动组织者当作“教育见效”的证明,何其荒谬! 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看见父母付出的伟大,而非目睹父母跪地的卑微。正如思想家所言,父母之爱是“付出之爱,不求回报之爱”,而孩子的感恩则应是对这份爱的自然回应。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润泽心灵、滋养精神的教育,而非以摧残人格为手段的作秀表演。
家长跪成一排,学生蒙眼踩背?愧疚式教育何时休! 一场感恩教育活动中,女生摘下眼
正能量海浪
2025-10-10 16:15: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