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雷峰塔突然倒塌。人们害怕白蛇出塔,纷纷呼喊:“快跑啊,雷峰塔倒了,白娘子出来吃人了。”百年后,考古专家挖开了雷峰塔的地宫。没想到,在地宫的宝盒里竟然发现了一条白色的小蜈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民间开始传言,雷峰塔的砖头是“金砖”,能辟邪、能生财,甚至还能保佑孕妇生儿子。这“金砖”的说法,其实是把塔里藏着的“经砖”给叫白了。所谓“经砖”,是藏在塔身内部的砖块,里面有小孔,藏着刻印了佛经的经卷,是吴越王钱俶建塔时用来祈福的宝贝。可老百姓哪管这些,传来传去,“经砖”就成了能带来好运的“金砖”。 于是乎,这雷峰塔就倒了血霉。一百多年里,总有人偷偷跑到塔底下,撬一块砖回家供着。你撬一块,我撬一块,日子久了,塔基早就被掏空了。再加上年久失修,风吹雨淋,这座千年古塔最终撑不住,轰然倒塌,给《白蛇传》的传说,又添了一笔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 塔倒之后,人们冲过去想一睹白娘子的真容,结果除了砖头瓦砾,连条长虫的影子都没见着。日子一晃,就是76年。雷峰塔的废墟上长满了杂草,成了一代又一代杭州人记忆里的一个土堆。直到2001年,为了重建雷峰塔,考古队才正式进场,对塔的遗址进行清理。谁也没想到,这一清理,竟然挖出了一个比白蛇传说更惊人的秘密。 考古队在清理塔基时,发现底下竟然有个巨大的地宫。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地宫保存完好,显然千年来从未被人打扰过。这意味着,地宫里的东西,很可能就是当年吴越王钱俶放进去的原装货!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一件件精美的金银器重见天日,鎏金的铜佛像、刻着“千秋万岁”铭文的银垫,每一件都堪称国宝。但在地宫的正中央,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锈得不成样子的巨大铁盒子,重达100多斤。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这铁盒子里装的会是什么?会是镇压白蛇的法器吗?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支架将铁盒抬出,打开锈蚀的铁锁。一层层剥开后,里面露出的不是什么法器,而是一座精美绝伦的小塔——一座通体用纯银打造,多处鎏金的“阿育王塔”。 这座塔高约35.6厘米,塔身上雕刻着各种佛教故事的图案,工艺之精湛,让在场的专家都连连赞叹。查阅史料后,一个大胆的猜测浮现在众人心头:这塔里供奉的,莫非是传说中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佛螺髻发”? 这个发现,比找到白娘子还让人激动!要知道,佛祖真身舍利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这可是佛门至高无上的圣物。 消息传出,整个佛教界都为之震动。可就在专家们准备进一步研究,打开银塔一探究竟的时候,更离奇的一幕发生了。根据当时一些在场人员后来的回忆,当银塔被请出,放在工作台上时,宝盒里竟然蹿出一条通体雪白的小蜈蚣,它在灯光下扭动了几下,就迅速消失不见了。 有人说,这白蜈蚣就是白娘子的化身,塔倒了,她没走,一直守着这佛门圣地。当然,也有专家解释,地宫千年封闭,环境潮湿,有昆虫存活很正常,那可能只是一条普通的白色多足虫,因为罕见才被人赋予了传说色彩。 不管真相如何,这个小插曲都让雷峰塔的故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然而,更大的谜团还在后头。专家们在银塔内,又发现了一个小巧的金棺,被严丝合缝地焊死了。真正的“佛螺髻发”舍利,应该就在这金棺之中。 所有人都期待着打开金棺的那一刻,可就在这时,上级传来指示:金棺暂不打开!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不解,费了这么大劲,眼看就要见到真容了,为啥不开了?给出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金棺内的佛发舍利,在没有万全的技术保障下,贸然开启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坏。第二,也是出于对佛教信仰的尊重,保持佛发舍利的原样供奉,是对圣物最大的敬意。 于是,这个金棺至今仍未开启,里面的“佛螺髻发”也从未向世人展示真容。 雷峰塔的故事到这里,似乎画上了一个充满悬念的句号。塔下没有白娘子,却有佛祖的真身舍利;人们没等到蛇妖出世,却见证了一段尘封千年的佛教传奇。 回过头看,1924年那场因谣言而起的集体恐慌,和2001年这次科学严谨的考古发掘,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就像历史开的一个玩笑,用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告诉我们:传说终究是传说,而真相,往往比传说更具力量。 白娘子的故事凄美动人,但钱俶王为国为民、供奉佛宝以求国泰民安的真实历史,同样值得我们铭记。雷峰塔的倒塌与重建,见证的不仅是一座建筑的兴衰,更是一个民族从愚昧走向文明,从迷信走向科学的百年变迁。 如今,新雷峰塔再次矗立在西子湖畔,成了杭州的新地标。游客们可以乘电梯直达塔顶,俯瞰湖光山色。而塔基下的地宫遗址,也被完好地保护起来,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往事。
1924年,雷峰塔突然倒塌。人们害怕白蛇出塔,纷纷呼喊:“快跑啊,雷峰塔倒了,白
趣史小研究
2025-10-10 12:43:48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