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急跳脚!骂北极航线 “不安全”,实则怕中国分了马六甲蛋糕 最近新加坡的操作挺有意思中国刚把北极东北航道跑顺趟,它就立马跳出来喊 “不安全、不环保”,那股酸味儿隔着屏幕都能闻见。这事儿得从两条航线的 “饭碗之争” 说起。 对中国来说,马六甲海峡早就是块心病。咱 80% 的石油进口都得从这儿过,每天几千艘船挤在最窄才 2.8 公里的水道里,万一有海盗闹事或者地缘上出点岔子,能源供应就得卡脖子。而北极航线就是条 “海上高速路”从上海到欧洲走这儿能少走四千多公里,之前要 40 多天的航程,现在 “伊斯坦布尔桥” 号 18 天就到了,省下来的油钱和时间成本可不是小数目。 更关键的是咱有底气2024 年北极航线光过境货运量就有 300 万吨,中俄贸易占了 95%,咱从北极拉的原油比去年多了 30%。而且跑这条线的船都是冰级货轮,还有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护航,中俄的双导航系统能实时盯着冰情。现在每年能通航近 4 个月,以后随着冰川融化还能更长。 就在这时候,新加坡《联合早报》特意发了篇报道,标题直接说 “中国尝试北极航道捷径,全球航运巨头避而远之”。文中一会儿说浮冰会撞船,一会儿说破坏北极生态,可明眼人都清楚,它真正慌的是自家饭碗。 新加坡 GDP 能冲到 5209 亿美元,全靠马六甲海峡的港口生意撑着,要是商船都转去北极,它的收入就得缩水。说实话,新加坡这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的样子,把 “只认利益” 四个字写在了脸上。 那些所谓的 “担忧”,全是站不住脚的借口。先说说 “不安全” 这瞎话。2023 年 178 艘船走北极,就 1 起轻微故障,事故率还不到 0.6%。再看马六甲,2024 年还有 3 艘船遭了海盗登船,而且航道常年拥堵,之前还出过 12 起事故。 更讽刺的是,新加坡从没提醒过马六甲不安全,反而偷偷拉印度加入巡逻,想加固自己的地位,这双标也太明显了吧?它怕的根本不是船撞冰,是自己的港口生意凉了。再看 “不环保” 的幌子,更是虚伪透顶。 航运的碳排放主要看航程,北极航线比传统路线短那么多,一艘大集装箱船单程能少排近 950 吨碳,相当于种 5.2 万棵树。咱们跑北极航线的船,用的都是含硫量特别低的燃料,还装了能净化尾气的设备;等船靠到港口的时候,直接接岸上的电就能运作,这时候一点污染物都不排,完全跟国际海事组织最新的规定对得上,没半点不合规的地方。 可马六甲呢?每年 200 多艘老旧船违规排高硫油,去年达飞集团的船还在这儿漏了油,污染了 1.2 平方公里海域,新加坡咋没吭声?说白了,只要商船还走马六甲,它的维修、港口服务费就少不了,环保就是块按需使用的遮羞布。 新加坡真正慌的,是北极航线动摇了马六甲的 “独家生意”。这么多年来,新加坡全靠马六甲海峡发家,赚得盆满钵满;像港口帮人卸货、搞物流运输、做货运保险这些事儿,说白了全是靠这条海峡吃饭,要是没了海峡的流量,这些生意都得歇菜。可中国搞北极航线不是要断它财路,只是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2024 年咱 3900 亿美元的能源进口,3120 亿都走马六甲,这种依赖谁能安心?而且不光北极航线,皇京港 2026 年建成后还能分流 30% 货运量,新加坡能不急吗?至于说 “巨头不愿来”,更是骗自己。 马士基早就试过北极航线,一趟省了 80 万美元燃油费,现在不来是因为港口还没建好、破冰船不够,等俄罗斯 120 亿美元的港口升级完,没人会跟钱过不去。新加坡喊这话,无非是想制造 “北极没前景” 的假象,拖一天是一天。 说到底,北极航线能起来,是气候变暖、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新加坡喊几句口号就能拦住的。中国搞 “多条腿走路”,是为了不被卡脖子,这是堂堂正正的自保;而新加坡拿环保安全当借口,本质是守着老饭碗不愿放手的短视。 马六甲的好日子不会一下子结束,但冰川融化已经敲了警钟。新加坡与其忙着给别人泼冷水,不如想想怎么升级服务比如搞搞数字航运、绿色港口,总不能一直靠地理位置吃老本吧?毕竟全球化时代,没有谁能永远垄断一条航道,跟着趋势走才不会被淘汰。 参考信源:北极航线为中欧贸易注入“冰上动能”(环球热点) 2025-10-09 09:19·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新加坡急跳脚!骂北极航线“不安全”,实则怕中国分了马六甲蛋糕 最近新加坡的
周律鸣法
2025-10-09 22:12:38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