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旦开战,美国的第一击,不会是航母,也不是导弹,而是直奔中国的眼睛——北斗系统。但问题是:美国真能打掉北斗,中国导弹会不会就变成无头苍蝇? 外界总传中美一旦开战,美国第一下不会砸航母导弹,非得奔着北斗系统来,说这是中国的眼睛,打瞎了导弹就成无头苍蝇了。 但这话真得掰开揉碎了看,不能光听个热闹,得从美国能不能打、敢不敢打,以及咱们的导弹到底靠不靠北斗这几方面慢慢说。 先说说美国真能打掉北斗吗? 这话听着唬人,可真要动手,美国自己先得掂量掂量。首先北斗不是个软柿子,早在上世纪北斗二号建设的时候,就遭遇过大功率电磁干扰,卫星指令接收成功率还不到50%,差点耽误整个组网计划。 后来国防科技大学的唐小妹团队硬是啃下了硬骨头,没重做系统,而是给北斗造了电磁盾牌,重新设计信号体制,最后把信号有效接收率从半对半直接拉到了100%。 现在的北斗三号更厉害,还加了低轨星座当辅助臂,相当于给导航信号多了层保险,别说是打瘫,就算想干扰都没那么容易。 再看美国的本事,他们确实有反卫星武器,关岛部署的陆基宙斯盾能发射“标准-3”拦截弹,在大气层外打目标。但真要打北斗卫星,麻烦可大了去了。 太空不是空地,打下来的卫星碎片会在轨道上飘几十年,美国自己有几百颗卫星在天上转,这些碎片不分敌友,很可能先把美国的GPS卫星、侦察卫星给撞了。 美国智库早就说过,要是太空变成战场,美国肯定是最大输家,毕竟他们依赖太空系统的地方比谁都多。 而且北斗卫星是中圆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混合组网,不是挤在一个地方,真要挨个打,得发射多少拦截弹?成本先不说,能不能一次性打干净都是个问题。 退一万步说,就算美国真把北斗信号弄没了,咱们的导弹也绝不可能变成无头苍蝇。这里就得说个关键技术——复合制导,简单说就是导弹身上不止一套导航系统,卫星导航只是其中之一。 惯性制导是基础,靠弹里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算轨迹,根本不用靠外界信号,缺点是飞得越远误差越大,但能保证导弹不会跑偏。 然后还有地形匹配,比如巡航导弹飞的时候,会对照事先存好的地形数据调整方向,就算没卫星也能顺着山谷找目标。 到了目标附近,还有雷达、红外这些末制导,直接“看”到目标冲过去,根本不依赖卫星信号。 咱们的导弹早就用上这套技术了,红旗9防空导弹,就是惯性制导加指令制导,末段再用主动雷达寻的,北斗只是中间修正误差的辅助。 就算是远程的东风导弹,也是惯性制导为主,北斗顶多是让精度再提一提,没了卫星照样能准确命中。美国自己的导弹也这么干,“标准-3”拦截弹,用的是惯性制导加GPS修正,末段靠红外制导,他们也怕卫星被干扰,早就留了后手。 美国真敢动北斗吗?这可不是打个雷达站那么简单,北斗是民用军用都在用的系统,打北斗就等于开启“太空战”,咱们手里也有反卫星技术,2007年就成功试验过,美国的GPS卫星同样在打击范围内。 这种互相摧毁的局面,美国比谁都清楚后果,他们智库反复强调要防止太空冲突,就是怕真打起来两败俱伤。而且现在商业航天越来越发达,很多低轨小卫星能临时补位,就算部分北斗卫星受影响,也能快速组网填补空白,想彻底打瞎根本不现实。 那些打北斗让导弹变无头苍蝇的说法,其实是没搞懂北斗的防护能力,也低估了导弹的制导技术。美国不是不能打卫星,但打北斗的代价太大,性价比低到离谱,真要开战,他们更可能先打军事基地、雷达站这些目标,而非冒着太空战风险去碰北斗。 退一步讲,就算北斗真受了影响,咱们的导弹还有好几套“备用导航”,该打哪还打哪,绝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为什么中国开始对美国步步紧逼,因为我们看透了苏联解体的本质,而现在,我们正在让美
【11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