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超级大铜矿拒绝中方,澳洲力拓欣喜接盘后,被接下来一幕整懵了! 提到蒙古的矿产资源,奥尤陶勒盖铜矿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这不是普通的矿场,而是全球排得上号的超级大铜矿。 2009 年那会儿,中国企业早就盯着这个 “香饽饽” 了。当时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每年铜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 40% 以上,可国内铜矿产量根本跟不上需求,进口依赖度超过 70%。 眼瞅着工业发展、电网建设都急需铜资源,中国企业带着满满的诚意找上门,不仅拿出了详细到每一步的合作方案,还承诺帮蒙古建配套的公路和电厂。 要知道这铜矿在蒙古南部的戈壁滩里,没水没电没路,就算储量再大也开不了采。 可谁都没料到,蒙古直接摆了摆手,把中国企业拒在了门外。当时蒙古的心思其实挺直接,就是不想在矿产资源上过度依赖中国。 他们更倾向于找西方的大公司合作,觉得这样既能拿到更先进的采矿技术,还能平衡和中国的关系,避免被 “绑定”。 澳洲力拓就是在这时候凑上来的。作为全球顶级的矿业巨头,力拓手里不缺技术也不缺资金,早就想在亚洲布局优质铜资源。 看到蒙古递来的橄榄枝,力拓立马来了精神,双方没谈多久就敲定了合作 —— 力拓掏出 31 亿美元,拿下了奥尤陶勒盖铜矿 66% 的股权,成了说一不二的最大股东。 更让力拓得意的是,他们还在合同里加了条 “死规定”:从这个矿里挖出来的铜,绝不能卖给中国。 在当时的力拓看来,这招简直妙极了 —— 既控制了优质铜矿,又能避开中国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以后铜想卖给谁、卖什么价,全由自己说了算。 可力拓刚高兴没两年,就被接下来的一堆麻烦整懵了。首先就是基础设施的 “大坑”。 奥尤陶勒盖铜矿所在的戈壁滩,周围连条像样的砂石路都没有,更别说稳定的电力和水源了。 力拓当初拍着胸脯说自己能搞定,结果一上手才发现,难度比想象中翻了好几倍。 要建电厂就得从几百公里外拉输电线路,要运矿石就得修能走重型卡车的公路,光这两项的投资就远超预期。 更让力拓头疼的是运输问题。合同里写死了不卖给中国,可蒙古就那么大,铜矿要运出去,最方便的路线只能是先运到中国的天津港,再从天津港海运到日本、韩国或者欧洲。 力拓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跟中国的物流公司合作,光每吨铜的运输费就比直接卖给中国企业高了 200 多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国际铜价暴跌。2011 年的时候,国际铜价还在每吨 9000 多美元的高位,力拓觉得就算成本高,也能赚不少钱。 可到了 2014 年,铜价突然 “跳水”,一路跌到每吨 4000 多美元,几乎腰斩。 这时候力拓的麻烦就大了 —— 算上采矿、运输、环保的开销,每吨铜的成本都快到 5000 美元了,卖出去就是纯亏本。 反观中国这边,虽然没拿到奥尤陶勒盖铜矿,却早就找好了其他出路。 中国企业转头就把目光投向了智利和秘鲁 —— 这两个国家是全球最大的两个产铜国,铜储量加起来占全球的一半还多。 而且中国还和这两个国家签了长期供货协议,铜价稳定,运输也方便,比力拓在蒙古的处境舒服多了。 现在回头看,蒙古当初的决策确实有点短视。它以为找力拓就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却忘了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铜市场,还是离蒙古最近的 “后勤保障”。 而力拓则是犯了 “自大” 的毛病,它只看到了铜矿的储量,却没考虑蒙古的实际情况,还傻乎乎地加了 “不卖给中国” 的条款,最后把自己逼到了亏本的地步。
蒙古超级大铜矿拒绝中方,澳洲力拓欣喜接盘后,被接下来一幕整懵了! 提到蒙古的矿
小茹吖
2025-10-09 22:05:08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