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欧盟可以这样规定,中国也可以! 从2027年2月18日开始,所有在欧盟市场

文史资鉴堂 2025-10-09 21:57:19

既然欧盟可以这样规定,中国也可以! 从2027年2月18日开始,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手机,除非有极少数例外,否则都必须设计成让消费者自己能轻松拆装、更换电池。 欧盟这波操作算是把话说死了,2027年2月18号起,凡是想在欧洲市场卖的手机,除了极个别实在绕不开的特殊情况。 全都得设计成咱们普通人能轻松拆开换电池的样式,这可不是随便喊喊的口号,是实打实的硬性规定,等于直接给现在的手机行业浇了盆冷水,把那些藏在背后的行业潜规则给扒了出来。 你肯定有这体会,现在的手机用个一两年就犯愁——电池越来越不顶用,一天得充个三四回,到官方售后换块电池,动辄大几百块,赶上老机型说不定还得等配件,找第三方换又怕碰到劣质电池炸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咬牙换个新手机,花几千块钱就为了块破电池,想想都心疼。   可往前倒十几年,咱们用诺基亚那阵儿哪用操这心?电池没电了,掏出来换块新的继续用,几十块钱就能解决问题,手机能扛个三四年都不耽误事。   那为啥后来手机厂商都改成内置电池了?说白了还是为了凑卖点。这些年厂商一门心思往轻薄、一体化上靠,内置电池能省出不少内部空间,让手机做得跟纸片似的,还能顺便搞防水设计,再加上快充技术越来越成熟,大家觉得充电快就行,换电池的需求就被压下去了。   内置电池能变相逼着用户换手机——电池衰减了没法换,手机就成了电子垃圾,厂商的新机才能卖得动。可这么一来,麻烦全甩给了消费者和环境。   联合国的报告都说了,2022年全球光是电子垃圾就产生了6200万吨,相当于每人每年扔了快8公斤,这里面废旧手机和电池占了不小的份额,可真正被正规回收的还不到四分之一。   欧洲虽然是回收率最高的地方,能到42.8%,但架不住电子垃圾涨得太快,法国每人每年都要产生22.4公斤电子垃圾,再不从源头控制,根本扛不住。   欧盟早就想管这事儿了,2002年就出了电子废弃物指令,后来又升级成《新电池法》,核心就是要让厂商负起责任,从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能不能修、能不能回收,别只顾着卖货。   这次强制可换电池,说白了就是把循环经济落到实处——电池能换了,手机能用更久,电子垃圾自然就少了,而且旧电池回收回来还能提炼金属,比直接扔了划算多了,光2022年的电子垃圾里就藏着910亿美元的值钱材料呢。   可能有人担心,现在的手机做得这么精致,真能做到可换电池又不影响体验吗?   其实厂商早就开始琢磨对策了,苹果都研发出那种电感应粘合剂技术了,通个电流就能让电池轻松脱下来,不用撬不用抠,比以前诺基亚的卡扣还方便。   再说现在技术比十几年前强多了,以前可换电池的手机又厚又不防水,现在完全能通过结构设计解决,比如用特殊的密封卡扣,既能拆电池又能防泼溅,说不定还能逼着厂商放弃那些华而不实的设计,把钱花在真正实用的地方。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事儿绝对是好事。以后手机电池不行了,不用抱着手机去售后排队,自己花几十块买块正规电池,几分钟就能换好,省下来的钱能买好几杯奶。   而且手机寿命能延长不少,以前电池坏了就得换整机,现在换块电池还能再用一两年,既省钱又环保。   咱们国家现在也很重视电子垃圾回收,已经有一百多家正规处理企业了,要是以后国内也跟着学欧盟这规矩,那咱们处理旧电池就更方便了。   不过厂商肯定得喊疼,毕竟这么多年的设计思路全得推翻,得重新改模具、调供应链,成本肯定会涨。   但这也是倒逼行业转型,以前厂商总在快充功率上卷来卷去,其实快充充多了反而伤电池,现在转向可换电池,既能解决续航焦虑,又能减少浪费,算是件双赢的事。   那些靠内置电池+高价换修赚钱的套路肯定行不通了,以后得靠真正的技术创新留住用户。现在已经有不少厂商开始提前布局了,除了苹果,有些品牌已经悄悄推出了可换电池的机型试水。   等到2027年欧盟的规定正式落地,咱们说不定能在市面上看到一批既轻薄又能换电池的新手机,到时候既能找回当年诺基亚换电池的便捷,又能享受现在的智能体验。   这规矩看似是给厂商立的,其实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消费者,毕竟谁也不想再为块破电池花冤枉钱,更不想看着好好的手机变成电子垃圾不是?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