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胡大爷逛菜场时手机丢失。次日他补卡后查消费记录,发现卡里少了4600多

在下雒无畏 2025-10-09 19:36:12

湖北武汉,胡大爷逛菜场时手机丢失。次日他补卡后查消费记录,发现卡里少了4600多元,分4笔支出。原来是捡到手机的一对年轻情侣,因手机无密码且开通免密支付,先买450元烟,又花3600多元买5条烟,打算转卖。民警依消费记录在出租屋抓获二人。   环球网10月4号报道,武汉初秋的菜市场,胡大爷攥着菜篮子,在生鲜摊前挑完萝卜,转身又跟相熟的摊主聊起家常,手往裤兜一揣,却摸了个空,发现早上出门还揣着的手机没影了。   他急得在菜场里转了好几圈,问遍了周围卖菜、买菜的人,都说没看见。   胡大爷还盼着有人捡到了能联系他,就这么等到第二天,手机没等来,他只好先去营业厅补办电话卡,又买了部新手机应急。   补卡的时候,工作人员提醒他查下近期消费记录,胡大爷点开账单的瞬间,血压一下就上来了。   屏幕上明明白白列着四笔支出,全是在烟酒商店花的,一条烟四百五,五条烟三千六,再加上点零散花销,总共四千六百多块,胡大爷紧拨通了报警电话。   民警接到报警后,先去了账单上显示的第一家烟酒副食店。   店主回忆说,两天前确实有对年轻情侣来买过烟,男的穿件黑色外套,女的扎着马尾,选烟的时候还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条四百五的,付款时直接掏出手机扫了码,没输密码就付成了,当时还以为是年轻人图方便。   顺着这条线索,民警又调了附近大型超市的监控。   画面里,还是这对情侣,推着购物车径直走到烟酒区,一口气拿了五条高档烟,结账时依旧是手机一扫就完事,全程没停顿。   结合支付记录和监控轨迹,民警很快锁定了两人的身份,李某和冯某,租住在江岸区的一个老小区里。   第三天下午,民警敲开了李某和冯某的出租屋门。   门开的瞬间,冯某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脸色就白了,李某下意识地往柜子那边挪了挪,可还是没藏住。   床头柜上,胡大爷的手机正插着充电器,打开衣柜,六条没拆封的香烟整整齐齐堆在角落。   面对民警的询问和拿出的证据,两人才慢慢说了实话。   那天他们去菜场买水果,在台阶上看到了这部没锁屏的手机,李某试着点开微信支付,发现小额免密是开着的,跟冯某嘀咕了一句“这钱不拿白不拿”,就先去买了条烟试试水。   见没出问题,胆子越来越大,又去超市买了五条贵的,想着转手卖掉能赚笔快钱,压根没考虑过要找失主,更没意识到这是在犯法。   胡大爷后来拿回手机和追回的钱时,眼眶有点红,他说不是心疼钱找不回来,是气这些年轻人,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走歪路。   还有不少类似的案子,捡到手机的人明知不该占这个便宜,却被贪念蒙了眼,觉得“捡来的手机,花点钱不算大事”。   可法律里没有“不算大事”的说法。   民警解释,不管是偷来的手机还是捡来的手机,只要用别人的账户偷偷花钱,占为己有,就符合盗窃罪里“秘密窃取”的要件。   而且四千六百多块,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按照刑法,李某和冯某得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还可能要交罚金。   现在出门,谁都离不开手机支付,方便是真方便,但也得留个心眼。   给手机设个锁屏密码,把没必要的小额免密关掉,花不了几分钟,要是真捡到别人的手机,要么多等会儿看看有没有人来找,要么送到派出所,这本来就是该做的事。   别像胡大爷那样,因为一时疏忽让辛苦钱遭了罪,更别像李某和冯某那样,被一点小贪念绊住脚。   法律的红线碰不得,一时的侥幸,换来的可能是一辈子的遗憾。

0 阅读:60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