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确实有比中国“强”的地方!台湾专家赖岳谦曾表示,印度有一点比中国强上很多,那就是他们的嘴,之前奥运比赛,印度就扬言要碾压中国,结果赛程过了一半,印度还是0金0银。 要知道这可是印度史上规模最大的射击阵容,队里既有世界排名前二的选手,还有保持着两项决赛世界纪录的猛将,连北京奥运首金得主宾德拉都跟着造势,说年轻射手能轻松夺冠,甚至期待金牌赛变成印度队内赛。印度媒体更是把气氛烘托到顶点,《印度斯坦时报》半个月发了十多篇报道,把射击队吹成“梦之队”,一口一个“奥运首金囊中之物”。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脸,赛程都过了一半,印度代表团还是0金0银,被寄予厚望的射击队连块奖牌的影子都没见着。要知道印度从1900年就参加奥运会,总共才拿过9枚金牌,其中8枚还都是曲棍球这个小众集体项目的老本,非曲棍球项目的金牌几十年才出了宾德拉那一枚,这么薄的家底却喊出碾压式的口号,这嘴确实比成绩硬多了。 军事领域的“嘴硬”更是离谱,赖岳谦就戳破过真相,说印度连中国的阅兵都不敢看,怕民众看到中印装备差距后彻底绝望。可印度自己宣传起来从不含糊,就说那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1999年就开始设计,2002年喊出“2008年建成”的口号,结果2005年才正式开工,还因为缺钢材、缺设备反复停工。 最荒唐的是2011年第一次下水,舰桥都没建完,居然是为了给其他船腾船坞,之后又在2013年、2015年接连两次“象征性下水”,成本从最初的300亿卢比一路涨到28.1亿美元,翻了整整6 倍,直到2022年才勉强服役。 服役后也没闲着,2023年才第一次迎来固定翼飞机起降,比中国国产航母形成战斗力的速度慢了好几年,可印度海军还嘴硬说这是“亚洲最强国产航母”,赖岳谦都忍不住吐槽这逻辑太可笑。 经济领域的自我吹嘘也没落下,印度总把“世界最大牛奶生产国”的头衔挂在嘴边,确实2024到2025年的产量达到2.48亿吨,占了全球 26%的份额,看着挺唬人。可掰开数据一看全是水分,印度有6100多万头奶牛和水牛,数量全球第一,单头产奶量却只有美国、新西兰的八分之一,8000万奶农里绝大多数还在靠几头牛勉强糊口。 更关键的是,产出的牛奶里只有54%能拿到市场卖,剩下的全被奶农自己消费了,所谓的“乳业奇迹”,更像是靠数量堆出来的假象,可印度媒体早就把这吹成了“白色革命”的巅峰成就,仿佛已经领跑全球乳业产业链。 再看 GDP 这块,印度这些年总喊着要赶超中国,可2023 年印度GDP刚到3.6万亿美元,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之前还因为疫情掉回2.6万亿美元,增速忽高忽低极不稳定。可就算这样,印度官员还总在国际场合吹嘘“下一个超级大国”,仿佛经济奇迹已经唾手可得,完全不提国内还有大量贫困人口,基础设施落后的现实。 其实这种“嘴强”特质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印度作为前殖民地国家,急于证明自己的大国地位,而媒体又习惯于夸大其词来迎合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但问题在于,自信若没有实力支撑,很容易变成自我打脸。 中国媒体注重事实报道,印度媒体则偏爱渲染“势不可挡的崛起”,这种宣传风格差异使得印度民众往往接受不到真实信息。印度国内识字率不高,很多人依靠电视和报纸获取信息,媒体持续渲染“印度即将超越中国”的叙事,导致民众盲目乐观,忽略了本国在多方面的根本差距。 从奥运赛场上的金牌畅想,到军工车间的战机承诺,再到田埂上的乳业神话,印度的嘴总能把预期拉到天花板,可实际结果往往摔在地板上。不是说有雄心不好,可把口号当成绩,把设想当现实,这种“嘴强”的本事,还真没几个国家能比。就像赖岳谦说的,这一点上,印度确实比中国“强”太多了。
赵少康又说了一通让人匪夷所思、气愤不已的话!赵少康说:我不是统派更不是支持统一
【237评论】【8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