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网红“馆长”陈之汉最近在一场网络直播中突然爆出一句让人瞠目结舌的话,直指“精准斩首”,还提到了要“把赖清德狗头斩下来”。 这句话一出,立马在岛内舆论炸开了锅,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全都一窝蜂涌上社交平台发表看法。岛内警方动作也相当迅速,台湾“刑事局”紧急将他约谈。 这场风波不只是一起网络失言事件,在当前岛内政治气氛高度敏感的背景下,牵动的可不止是言论自由这么简单的事。 陈之汉本身就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曾因健身、直播、政治评论等各种议题占据话题中心。他的直播风格一向直白粗犷,喜欢把话说到极致。 这次在直播中谈到“精准斩首”,还扯到赖清德的姓名,虽说他事后试图解释,但已经引发了严重关注。 台湾警方依据的是岛内涉及“恐吓公署”相关条例进行调查,这并不是小事。无论是不是一时口快,法律的尺度并不会因为他是一名网红而有所偏移。 其实,这类事件在台湾并不少见,尤其是在网络言论自由被无限放大的今天。很多公众人物习惯把直播当成自己的地盘,说话不经大脑,觉得只要有粉丝支持就可以无所顾忌。 但当涉及到人身攻击、暴力暗示甚至政治敏感人物时,后果就不是一句“我只是说说”可以带过的。台湾目前正处在选后敏感期,蓝绿阵营斗争激烈。 而赖清德又是现任领导人,任何带有挑衅意味的言论,都会被放大解读。再看这次事件延烧的速度,其实也反映了岛内社会对极端言论的零容忍态度。 不管你是支持哪个阵营,基本底线不能破。陈之汉虽然不是第一次因言论惹祸,但这次扯上“斩首”这种高度敏感词汇,性质已经完全不同。 从法律层面来看,哪怕是网络直播,只要涉及暴力威胁,警方都有权介入调查。台湾的所谓“言论自由”也并非绝对自由,一旦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很多人可能会问,陈之汉有没有可能是故意炒作?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以他过往的风格来看,确实有故意制造话题的可能。 但问题在于,这次他选择的方向太过火。挑衅可以,但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哪怕是为了流量,也得有个底线。在网络时代,流量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一旦越界就可能自食其果。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事件爆出后,不少岛内媒体在报道时小心翼翼,甚至有的干脆不提“斩首”两个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话题的敏感程度。 台湾社会一向自诩开放自由,但当涉及到政治人物人身安全、暴力语言时,媒体和公众都变得特别谨慎。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大家其实都明白有些“玩笑”是不能开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台湾目前的政治氛围越来越像是一锅拉满火力的水,随时都可能沸腾。任何一位公众人物,只要说错一句话,就可能成为点燃舆论的火柴。 这背后反映的,不仅是社会对政治分歧的敏感,更是对稳定的渴望。陈之汉这次的风波,不只是他个人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在言论自由和法律红线之间如何取舍的缩影。 这件事虽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已经足够让所有人警惕。在直播镜头前,语言是有分量的。在岛内这样一个高度敏感的政治生态里。 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导火索。陈之汉这次是否会被起诉还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类似的“失控直播”若再发生,岛内社会恐怕也不会再轻易原谅。 参考资料:台网红“馆长”喊“斩下赖清德狗头”,新北地检署启动侦办 2025-10-07 07:53·海峡导报
赖清德表示,大陆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把台湾说成是中国一部分,这样“吞并”
【8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