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日本人获诺奖,快要实现5030计划,于是有人说当年日本提出口号的时候,我国官媒说人家口出狂言,现在打脸了。 可是我看了这篇文章, 首先标题中的“口出狂言”一词是打了双引号的,本来日本这个口号在当年看来喊得确实有点大,加上是作为文章标题,要有一定的吸引眼球的效果,所以用个打双引号的这个词并无问题,这并不是真的说日本在口出狂言,而是表达出他们这个目标确实定得有些惊世骇俗的意思。 其次,在文中也用到了类似“狂妄之言”这种词,但要注意,一是同样打了双引号,二是这并不是该文作者的观点,而是引用日本一位获得过诺奖的科学家野依良治的说法,这位日本科学家对自己国家的一项计划发表持否定态度的看法,这算不到中国的媒体记者身上吧? 再次,该文并非只是引用野依良治这种不看好这个计划的人的言论,同时也讲了看好这个计划或者觉得这个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专家的观点。如果只讲一方观点,你可以猜测是有偏向性,可是两方面观点都讲了,这不就是正常的持中报道吗,怎么能说是我国官媒不看好或者发表了对日本的计划的否定看法呢? 最后,整篇文章中,记者不但没对日本的计划冷嘲热讽,还介绍了日本在这方面的投入情况以及分析日本为什么要提出这个目标,并讲了些其它国家的类似规划。全文都没有嘲讽日本的计划,只有最后一段中,讲到了这种计划可能让投入有所偏向,以至于带来一些导致科研体制失衡的问题,且还没说一定会导致这类问题,仅是一些人的猜测和担忧。 所以,当年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合格的报道文章,向国内读者介绍了日本的计划和国外在这方面的一些发展情况,总体上是客观持中的,并没有对日本的计划嘲讽和拆台,所以,为什么有人非要把它按照不打双引号的“口出狂言”去理解,非要说我国官媒如今被打脸了呢? 诺贝尔奖是关乎科学精神的奖,既然都是关心诺贝尔奖的人,自然是要讲科学的吧?科学的基础就是事实吧?当年那篇报道的原文就是一个事实,它就在下面的图中,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自己来评价它是否时一篇客观的报道。
日本的国际形象很差吗?
【1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