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当晚,鲁迅彻夜未眠,碰也不碰新婚妻子,许久,妻子小声地说了句,“睡吧“。换来

熹然说历史 2025-10-09 00:45:18

成亲当晚,鲁迅彻夜未眠,碰也不碰新婚妻子,许久,妻子小声地说了句,“睡吧“。换来鲁迅的沉默。接下来的几天,鲁迅都是睡在母亲的房间,直至去日本。 一个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新青年,一个是恪守传统的大家闺秀。当新旧思想在洞房花烛夜激烈碰撞时,会发生什么?鲁迅的这场包办婚姻注定了两个人的悲剧命运,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残酷现实。 周树人,也就是后来的鲁迅,1881年出生在绍兴的书香门第。祖父是举人,在京城做过官,家族算是当地的名门。可好景不长,1893年祖父因为科举舞弊案被抓,整个家族瞬间倒塌。父亲也在这时候得了重病,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子就垮了。年仅十二岁的周树人经常跑当铺和药店,用家里的东西换钱给父亲治病。 这些经历让周树人很早就看透了世态炎凉,对传统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反感。1902年,他东渡日本求学,先在东京学日语,后来考进仙台医学院。本来想当医生救国救民,可在日本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改变国民的精神比治疗身体更重要,于是决定弃医从文。 朱安1878年出生在绍兴丁家弄的富商家庭,比鲁迅大三岁。她从小接受传统女子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当地也算是有名的大家闺秀。可朱家对女儿的婚事特别挑剔,这也耽误了朱安的青春。到了二十多岁还没嫁人,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老姑娘了。 1906年,鲁迅的母亲鲁瑞看中了朱安,觉得这姑娘人品好,家境也合适。虽然周家已经没落了,但好歹是书香门第,朱安嫁过去能做正房夫人。两家一拍即合,这门亲事就定下了。朱安对这个婚姻满怀期待,以为终于找到了归宿,却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 鲁迅从日本赶回来结婚,但他对这个包办婚姻极其反感。在他看来,这种旧式婚姻就是封建制度的毒瘤,而朱安正是那种被传统思想束缚的典型女性。结婚当晚,鲁迅拒绝履行夫妻义务,整夜坐在椅子上不说话。朱安小心翼翼地坐在床边,最后忍不住轻声说了句”睡吧”,换来的却是更深的沉默。 接下来几天,鲁迅干脆住到母亲房间,完全避开了朱安。这种冷淡的态度让朱安措手不及,她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只能默默承受这种尴尬。很快,鲁迅就返回日本继续学业,留下朱安独自面对这个有名无实的婚姻。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鲁迅回国后,和朱安基本没有夫妻感情可言。他不和朱安说话,更别说同房了。十几年过去,鲁迅的母亲忍不住问朱安为什么生不出孩子,朱安直接回怼:“你儿子都不跟我说话,我怎么生孩子。”这话让婆婆哑口无言,从此不再提这事。 朱安其实比谁都渴望有个孩子,这样她的地位就稳了,也不会被人指指点点。可鲁迅根本不爱她,尽管她想尽办法去迎合。有一次家里来了些女学生拜访鲁迅,朱安看她们跳操,也笨拙地跟着学了两下,结果被笑话得满脸通红。她知道鲁迅嫌弃她的小脚,偷偷在鞋里塞棉花想显得脚大一些,被发现后又挨了一顿训。 1923年,许广平出现在鲁迅的生活中。这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学生深深吸引了鲁迅,两人很快发展成恋人关系。当朱安看到鲁迅给许广平梳头时,她知道自己彻底完了。但即使这样,她也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鲁迅1936年去世后,朱安的日子更加艰难。1944年,生活窘迫的她想卖掉鲁迅的藏书维持生计。许广平从上海赶来阻止,看到朱安和佣人只能喝稀粥配咸菜过日子,还欠了一屁股债。朱安对许广平喊出了心里话:“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也得保存保存我呀!”这句话道出了她一生的悲哀和无奈。 从那以后,许广平开始接济朱安,朱安也把许广平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1947年6月29日,朱安孤独地离世,享年69岁。她在这个世界上活了69年,其中40多年都在等一个永远不会回头的人。临死前,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能葬在鲁迅身边,但这个卑微的请求也没能实现。 朱安的一生就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女性的缩影,她们被传统观念束缚,成为时代变迁的牺牲品。她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在命运的安排下默默忍受,用一生去等待一份永远不会到来的爱情。 一个新婚夜的冷漠,注定了两个人四十年的悲剧。你觉得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鲁迅和朱安还有别的选择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讨论这段复杂的历史情感纠葛。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