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年的一天,几百太监手持刀斧跟着神策军大开杀戒,宰相李训等大臣被乱刀分尸,头颅高悬宫门,上千具尸体横陈殿前,这场惨烈的杀戮,主谋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仇士良。[紫薇别走] 当唐德宗将禁军兵权交给宦官,这个群体便从宫廷侍从蜕变为帝国真正的掌控者,不仅手握兵符,操弄着皇帝的生死,宪宗、敬宗均死于宦官之手,十八岁即位的文宗,由宦官王守澄扶上龙椅。 这位年轻的皇帝每日捧着《贞观政要》,渴望重现太宗时代的盛世光辉,可他很快发现,自己连颁布诏书都要经过宦官“审核”,每次朝会都有宦官在旁“陪同”。 朝中大臣深陷牛李党争的泥潭,为派系利益争执不休,对宦官专权或视若无睹,或主动投靠。 在孤立无援的困境中,文宗将目光投向了两个特殊人物:医士郑注和没落士族李训,他们本是王守澄的心腹,却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的心思。 郑注虽其貌不扬,却凭借医术与辩才获得权贵赏识;李训风度翩翩,却野心勃勃,正是这两个曾经的宦官党羽,成为了文宗棋盘上的关键棋子。 文宗开始逐步清除宦官势力,他处置了与杀害宪宗有关的杨承和、王践言等人,将目标锁定王守澄,一纸观军容使的任命,看似升迁实则夺权;随后一杯毒酒,终结了权倾朝野的大宦官的生命。 就在胜利在望时,李训的私心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他担心郑注独揽大功,擅自改变了原定计划,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报院内石榴树天降甘露这个祥瑞之兆成为行动的暗号。 当宰相率众臣查验未果后,仇士良等宦官奉命前往复核,在左金吾院,韩约紧张的神情和一阵风后露出的伏兵,让老谋深算的仇士良瞬间明白了一切。 整个大唐的命运随之逆转,仇士良立即调动神策军展开血腥报复,禁军持刀冲出紫宸殿,见官就杀,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争相逃命,却被关闭的大门困住。 年过七旬的宰相王涯在酷刑下被迫认罪,李训在逃亡途中自求一死,四位宰相及重要朝官全部被灭族,郑注在凤翔遭监军诛杀,长安城内,亲属不论老幼尽数处死,妻女没为官婢,整个朝廷为之一空。 事变之后,文宗彻底沦为傀儡,一次他问学士周墀自己可比古代哪位君主,不待对方回答便苦笑道:“朕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他们受制于诸侯,朕却受制于家奴。” 网友热评: 如果你是唐文宗,在发现李训和注开始争功内斗时,你会怎么做来挽救这个危局?评论区分享你的“帝王心术”! 信源:百度百科
大明最传奇的皇后: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朱祁镇的生母孙皇后!大明王朝最为传奇的皇后
【2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