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82年,朱温攻下同州,收缴俘虏时,突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很是眼熟,他走到女人面前仔细一看,惊讶道:“怎么是你?!”女人一听,吓得连连后退道:“大人,我不认识你,请高抬贵手。 中和二年,同州城的硝烟还未散尽,朱温跨上战马时,靴底碾过一截焦黑的房梁。 他俯视着城楼下的俘虏,突然看到人群中一个佝偻的身影,脸上冻疮溃烂,正瑟缩着用指缝挡脸。 她那道从颧骨延伸到耳后的旧疤,瞬间让他想到了二十多年的事。 那一年,宋州砀山的雪比这年的秋霜还冷。 十三岁的朱温跟着逃荒的人潮往龙元寺挤,裤脚沾着泥,肚皮饿得贴脊梁。 他蹲在山脚下的老槐树下,啃着树皮咽口水。 突然,他闻到一阵麦香。 是一个穿粗布襦裙的姑娘站在他面前,手心里攥着半个凉透的馒头,塞进他手里:“娃子,吃罢。” 那是他,记忆中最暖的东西。 他囫囵咽下时,噎得直抽气。 姑娘便蹲下来替他拍背,掌心的温度让他倍感温暖。 后来他才知道,她是跟着家人逃荒的妇人,男人死在黄河边,只剩她和刚会跑的小女儿。 再后来,黄巢的起义军打过来,他跟着二哥朱存投了军,从此再没见过那抹粗布襦裙的影子。 如今再看眼前这人,他几乎不敢相认。 可那道耳后疤,那缩着脖子护冻疮的手势,分明就是当年的妇人。 他紧张的翻身下马,亲兵们慌忙拔刀,他却吼:“都转过去!” 他走到她的跟前,解下身上的披风裹住她:“跟我回营。” 妇人起初不肯,腿软得要跪,他索性打横抱起。 她轻得像捆干柴,肋骨硌得他心口发疼。 帅帐里的火盆噼啪作响,他亲自盛了羊汤,掰碎胡饼泡进去:“慢些,没人跟你抢。” 妇人捧着碗,热气熏得眼泪直掉,却不敢出声,怕一张嘴就泄了气。 他蹲在旁边削肉,一片一片堆成小山,嘴里念叨:“当年那半个馒头,救了我半条命。如今我有本事了,得还你一千个、一万个。” 好奇的帐外的偏将偷问书记官:“大帅这是认亲?” 书记官压低声音:“听说这妇人是宋州逃荒的,可万一跟黄巢余孽沾边。” 话没说完,被亲兵队长瞪了回去。 可朱温没工夫管这些。 他让妇人洗澡换衣,军医来治冻疮时,他站在帐外搓手。 渐渐地泪水充满了眼眶,他想起自己的娘,也是这样瘦,颧骨高得能搁茶盏。 “往后跟着我,有我一口干的,绝不让你喝稀的。” 他对换好衣裳的妇人说。 她却摇头:“我得找小满,十四岁,左眉梢有颗痣。” 朱温立刻传令:全军分十队,拿画像去附近州县问。三日后,破土地庙的草堆里,小满被找到时只剩一口气,母女相见抱头痛哭,哭声撞得帐帘直抖。 夜里升帐,他对妇人说:“我认你做义姐,小满是外甥女。谁欺负你们,我剁他喂鹰。” 妇人惊得说不出话,小满却扑通跪下,咚咚磕了三个响头:“舅!” 他大笑,转身却见妇人站在帐外,手里攥着新缝的护臂,针脚细密,里头絮了软布。 军中有人犯嘀咕,副将葛从周劝:“大帅,朝廷正猜忌咱们,认个汉家义姐,怕是要遭把柄。” 朱温正擦刀,冷光一闪:“把柄?老子当年快饿死时,是把馒头当把柄啃的!” 葛从周噤声退出,背后全是汗。 妇人懂他的难,她把护臂递给他时,指尖碰了碰他掌心的老茧。 “天塌了你顶着。”他说。 她轻轻点头,眼中满是泪水。 乱世里的恩义,原是最锋利的刀,既割开了命运的茧,也让握刀的人,始终记得自己从泥里爬出来时的温度。 后来,朱温写了奏折,请封义姐为梁国夫人,小满为县主。 奏折未发,同州城已传遍,大帅认亲,屠户收刀,满城百姓暗地松了口气。 最狠的刀,从来不是砍向敌人的,而是藏在记忆里,让你无论走多远,都记得为什么而活。 主要信源:(同州之战(唐朝末年同州之战) —— 百度百科)
“谷道破裂而死”,其状之惨!1126年冬夜,宋徽宗最宠爱的小女儿,被灌下了几杯烈
【3评论】【30点赞】
开心就好
心肠再狠再毒的男人骨子里始终有一抹善良,这就是人性。
用户10xxx27
懂得感恩的人,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