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这场选举,张亚中坚定捍卫一个中国,这就是大家支持他的原因。张亚中不光口

波览历史 2025-10-08 10:49:49

国民党主席这场选举,张亚中坚定捍卫一个中国,这就是大家支持他的原因。张亚中不光口头上捍卫一个中国,他还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捍卫一个中国必须有办法,他提出了具体的两岸交流方案。   近日,国民党主席选举第四场电视辩论落下帷幕,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再次以清晰的两岸论述引发关注。   据台湾《联合报》10月6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张亚中的支持率从23%升至28%,成为几位候选人中唯一获得正向增长的一位。   这位常年耕耘两岸关系的学者型政治家,凭借其深厚的学理基础和具体的和平方案,在选战中持续吸引着那些期盼国民党找回核心价值、稳定台海局势的目光。   张亚中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捍卫,并非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建立在数十年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之上。   他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后赴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研究方向始终围绕国际关系与两岸问题,其博士论文就聚焦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路径。   这种学术背景使他不同于许多纯粹选举导向的政治人物,其主张背后有一套完整的“两岸统合论”作为支撑。   他提出若当选党主席,将立即恢复国民党于1991年通过的《国家统一纲领》,该纲领明确以“一个中国”为前提追求国家统一。   他同时承诺重启国共论坛与政治对话,为两岸和平创造契机。在竞选声明中,张亚中直言不讳地表示:“救党、救台湾、救两岸”是其参选的初衷,并强调民族与政党的大义必须远远高于一切私人情谊与利益。   张亚中引发广泛讨论的具体方案,是其精心撰写的《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草案)。   这份文件共九条,内容详尽,涵盖了民族认同、反对主权分裂、治权安排、不使用武力、国际参与、推动融合、互设代表处乃至统一后的政治制度探讨等。   例如,其中明确写道:“双方基于各自所属党章及所属‘宪法’,坚决反对分离主义;认识到两岸同属整个中国、整个中国的主权为两岸人民所共有及共享”。   他还创造性提出将台湾打造为“全球非战和平区”的构想,并设定了四个具体条件,包括接受“九二共识”、认同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不作为外国军事前沿基地以及仅将武力用于自卫。   这些条款展现了张亚中试图在坚持原则立场与寻求务实过渡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努力。   然而张亚中的路线在当前的台湾政治生态中面临巨大挑战。   他的《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被一些人解读为与“两国论”近似,同时也因其未明确“统一”字眼和“一国两制”选项而受到统派质疑。   在党内,他被部分对手贴上“急统”、“红统”的标签。近期民调也显示,尽管其支持率有所上升,但整体仍处于落后。   这不仅反映了国民党内部在两岸路线上的深刻分歧,也凸显了台湾社会在身份认同和统“独”议题上的复杂心态。   正如近期辩论中,候选人郑丽文因突然抛出“若当选将主动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建立沟通机制”的议题而引发蓝营基层批评,其支持度随之下滑,这从反面印证了偏离核心两岸论述在蓝营内部可能带来的风险。   张亚中的参选,其意义或许超越了胜负本身。他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开了国民党在两岸论述上长期“和稀泥”、既不敢真统又不敢真“独”的投机心态。   他迫使国民党党员乃至台湾社会不得不去正视一个根本性问题。   在民进党当局持续推行“去中国化”和“倚美谋独”导致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国民党究竟要选择一条怎样的道路?   是继续模糊摇摆,还是回归其坚持一个中国、追求国家统一的传统党魂?   张亚中用他的学术底蕴和方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无论选举结果如何,他这种对理念的坚守和直言不讳,已经为这场选举注入了更深层的思辨价值,也让“两岸和平”与“国家统一”的议题获得了又一次被严肃讨论的机会。

0 阅读:6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