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菜661元商家退款400元# 海 国庆假期的海边晚风本应带着惬意,广东惠州一家海鲜餐厅的两盘菜,却让这份惬意变成了661元的憋屈。螃蟹与蛏子的组合,最终在账单上刻下的不仅是价格,更是旅游消费里绕不开的诚信考题。 游客杨先生的遭遇暴露出有太多常见的消费陷阱:团购套餐临时失效的"引流套路",追问价格时"先吃不贵"的模糊回应,未获明确同意便添菜的隐性强迫,以及"餐后结算"的刻意拖延。这些环节层层递进,像温水煮蛙般消解着消费者的警惕——谁能想到,海边大排档的家常海鲜,会卖出一线城市高端餐厅的价位?当2.4斤螃蟹算至451元、3斤蛏子收204元的账单摆在面前,与其说是价格超出预期,不如说是知情权被漠视后的愤怒。 店家的反应更耐人寻味。面对质疑先强硬宣称"明码标价",甚至扬言要调监控自证清白,转头却主动退款400元求和解,这种反差恰恰暴露了底气不足。而随着更多账单曝光,花甲104元、皮皮虾268元的标价,印证了这并非偶然失误,更像是针对游客的常态操作。毕竟对短期经营的景区商家而言,赌游客"怕麻烦不愿较真",成了低成本牟利的捷径。 网友的热议则折射出大众的真实诉求:有人吐槽"含泪赚500元"的暴利,有人理解节假日合理涨价,更多人纠结于"消费要明明白白"的底线。即便服务员工资上涨、食材成本波动可以成为涨价理由,但透明告知、自愿选择才是商业伦理的基石。当杨先生删除视频接受和解后,部分网友的指责虽有苛责之嫌,实则是对"舆论维权被轻易消解"的担忧——个体的妥协,或许会让更多"海鲜刺客"有恃无恐。 去年的类似投诉不了了之,今年的事件又以退款收尾,暴露的不仅是商家的诚信缺失,还有监管环节的薄弱。明码标价不该是口头说辞,而应是菜单上清晰的数字;消费监督也不该只靠游客的手机视频,更需要常态化的巡查与刚性的处罚。毕竟,海边的风景再美,也抵不过"挨宰"后的糟心记忆;城市的名气再响,也经不住一次次诚信透支。 一顿海鲜的价格可以浮动,但商业道德的底线不能摇摆。当"先吃吧不贵"的热情,配上明码实价的坦荡,海边的烟火气才真正动人。这或许,正是这张661元账单留给所有经营者与监管者的思考。
#两个菜661元商家退款400元#海 国庆假期的海边晚风本应带着惬意,广东惠州
趣逗萌宝侠
2025-10-08 00:56:11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