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老将魏犨在病危时,嘱咐儿子魏颗:“我死后,务必让祖姬为我殉葬,我在九泉之下,

星河滚烫你是画 2025-10-08 00:18:19

晋国老将魏犨在病危时,嘱咐儿子魏颗:“我死后,务必让祖姬为我殉葬,我在九泉之下,也要有她陪伴。”魏颗含泪答应,但后来不忍心,就将祖姬改嫁,没想到这个善举竟然救了自己一命。 魏犨,又称魏武子,是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的功臣,战功赫赫,位列晋国大夫。 他有一位晚年觅得的小妾,名叫祖姬,貌美温顺,魏犨对其宠爱异常。 魏颗,是魏犨的儿子,为人敦厚,深明事理。 魏犨一生英雄,但也深知自己年事已高。 在一次身体尚健,头脑清醒之时,他曾将魏颗叫到床前,指着正在侍奉的祖姬,温和地嘱咐道:“她侍奉我多年,并无过错。我若有不测,你定要为她寻个好人家,让她有个依靠。” 魏颗叩首应诺:“儿子明白。” 几年后,魏犨病入膏肓,已是神志不清。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抓住魏颗的手,眼睛死死盯着祖姬,下达了最后的命令:“我死后,务必让祖姬为我殉葬,我在九泉之下,也要有她陪伴。” 魏颗看着父亲临终前那双浑浊又决绝的眼睛,只能含泪应允。 魏犨死后,魏府上下都开始为这场残酷的殉葬做准备。 祖姬早已哭得肝肠寸断,面无血色,等待着自己被活埋的命运。 魏颗在父亲的灵堂前,彻夜未眠。 父亲临终前的乱命,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但他脑海里,却反复回响着父亲清醒时那句温和的嘱托。 一个仁慈,一个残忍。到底哪一个,才是父亲真正的意愿? 魏颗内心天人交战。他明白,临终的命令,是病痛与自私的执念;而清醒时的嘱托,才是父亲发自内心的善良。 “人死灯灭,何必再拉上一个无辜之人?”魏颗心中想道,“我若遵从乱命,陷父亲于不义,才是真正的不孝!” 天亮时,魏颗做出了决定。 他屏退左右,走进祖姬的房间,看着那个已经准备赴死的女子,平静地说道:“父亲病重乱命,不可遵从。我遵从的是他清醒时的嘱托,已为你寻了一户好人家,你收拾一下,改嫁去吧。” 祖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愣了半晌,随即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地叩谢魏颗的再生之恩。 几年后,秦桓公派大军攻打晋国。 魏颗奉命率军迎敌,两军在辅氏一带展开激战。战场之上,魏颗与秦国猛将杜回狭路相逢。 杜回力大无穷,勇猛异常,魏颗渐渐不敌,眼看就要被杜回生擒。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魏颗突然看到,杜回马前的青草竟自己扭结缠绕在一起,如同无数只手,死死绊住了杜回的马蹄。 战马轰然倒地,不可一世的杜回也重重摔在地上。 魏颗抓住这天赐良机,立刻返身冲杀,将杜回生擒活捉。 晋军大获全胜。 当晚,魏颗在梦中,见一白发老翁,对他长揖及地。 老翁开口说道:“将军可知今日为何能反败为胜?老夫乃是祖姬的父亲。因将军您未用我女儿殉葬,而是将她改嫁,救她一命。老夫在九泉之下,感激不尽,今日特结草为绳,绊倒杜回,以报将军大恩!” 魏颗从梦中惊醒,这才恍然大悟。 他没有遵从父亲的乱命,救下了一个无辜的女子,这份发自内心的善良,最终在最危急的时刻,救了他自己的性命。 这便是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典故的由来。 它告诉我们,人性深处的一念之善,或许不会立刻看到回报,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付出的每一分善良,最终都会以某种方式,回到你的身上。

0 阅读:74

评论列表

IQOOU5

IQOOU5

2
2025-10-08 00:52

神话

猜你喜欢

星河滚烫你是画

星河滚烫你是画

欢迎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