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旺令人深思的一段话:“经常往来美国,发现美国的明星不带货,因为明星属于高收入人

锦云祥瑞 2025-10-08 00:12:49

德旺令人深思的一段话:“经常往来美国,发现美国的明星不带货,因为明星属于高收入人群,不去抢底层人群的饭碗,让底层人也能有口饭吃;而中国就不一样了,大小明星、经济学家、企业家,全都带货,把影响力发挥到极致,简直是荒唐!” ​流量即权力,这话不假。但权力一旦沦为镰刀,割的就不只是韭菜,还有社会的良心。明星带货看似双赢,实则暗藏玄机——粉丝为情怀买单,明星赚得盆满钵满,可真正需要流量的中小商家,却被挤到了墙角。 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吗?老李在那儿卖了十年儿童袜子,以前靠老主顾和周边散户,一天能卖两百多双,勉强够养家。自从去年有个二线明星在直播间卖同款袜子,9.9元十双还包邮,他的生意直接腰斩,现在一天卖五十双都难。有次他跟熟客抱怨,熟客无奈说“不是不想照顾你,明星直播间那价格,比你拿货价还低,我们也没办法”。老李后来试着在短视频平台发摆摊视频,想吸引点流量,可发了几十条,播放量最高才三百多——明星一条带货预告,随便就有几百万点赞,他这点可怜的曝光,连浪花都掀不起来。 更让人无奈的是明星带货的“降维打击”根本不讲规则。有个美食博主熬了五年,把家乡的手工辣酱做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产品,结果某天突然有个顶流明星直播卖同款辣酱,价格压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还宣称“厂家直供,全网最低价”。博主去找厂家理论,厂家却哭着说“明星团队要求我们必须给这个价,不然就曝光我们的‘质检问题’,我们也是被逼的”。没半个月,博主的辣酱就卖不动了,仓库里堆了上千瓶,最后只能低价处理给餐馆,自己赔了十几万——明星赚的是快钱,可砸的是普通人一辈子的生计。 有人说“明星带货能帮消费者省钱”,可这钱省得代价太大了。去年某明星直播间卖水果,号称“助农直采”,结果收到货的消费者发现,水果一半都是烂的,找客服维权,却被推来推去。后来记者调查发现,那些水果根本不是从农户手里直采,而是从批发商那儿低价收的滞销品,明星团队赚了中间差价,农户没拿到多少好处,消费者还踩了坑。反观美国,不是说明星完全不参与商业活动,而是他们更倾向于做品牌代言,不会直接下场卖货抢零售商的生意——比如好莱坞明星代言香水、手表,靠品牌授权赚钱,不会跑去直播间跟小商贩抢客源。 还有些经济学家、企业家也来凑带货的热闹,就更离谱了。有个知名经济学家,之前总在电视上谈“经济规律”“市场公平”,结果转头就去直播间卖酒,一瓶普通红酒被他吹成“收藏级珍品”,卖两千多块,粉丝买了之后发现,同款酒在超市才卖三百多。这种利用专业身份收割信任的行为,比明星带货更伤人——消费者相信的是他的“专家”头衔,最后却被当成“韭菜”割,久而久之,谁还会相信真正需要流量的中小商家? 其实流量不是原罪,把流量变成抢饭碗的工具才是问题。明星、经济学家、企业家有影响力,本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比如帮中小商家站台宣传,而不是自己下场赚钱;比如推动行业规范,而不是破坏市场秩序。要是所有人都盯着眼前的利益,把底层人的饭碗抢得一干二净,最后整个社会的商业生态都会失衡——毕竟,一个健康的市场,不该只有明星的直播间热闹,也该有小商贩的叫卖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2

评论列表

风儿轻

风儿轻

1
2025-10-08 00:46

[滑稽笑]你也是高收入群体,怕你员工也高收入,所以不让他们赚钱

锦云祥瑞

锦云祥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