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宣布了 2025年10月7日,俄乌双方又各自

小鸣谈天下 2025-10-07 23:47:16

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宣布了 2025年10月7日,俄乌双方又各自通报了新一轮无人机攻防战果。乌克兰空军通报,俄军发射了152架无人机和2枚导弹,乌军搞定其中88架。(据央视新闻) 战场上的数字游戏从来比真实炮火更诡谲。俄军宣称拦截184架无人机的辉煌战绩,转头就被别尔哥罗德冲天的火光戳破泡沫。这座边境州府的发电厂在夜色中轰然倒塌,整座城市瞬间坠入黑暗,像极了被撕碎的军事简报。 库尔斯克的夜空早已被无人机航迹织成蛛网。这些造价不过数千美元的廉价飞行器,竟让拥有S-400防空系统的军事强国疲于奔命。乌军显然深谙“攻其必救”的兵法精髓,把边境州变成了消耗俄军防空资源的泥潭。 更惊人的是战线的延伸。乌军无人机曾跨越两千公里突袭秋明,这等远程奔袭虽未成功,却像一柄悬在伏尔加河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战争突破地理界限,整个俄罗斯腹地都沦为潜在战场,这种心理震慑远比击落多少无人机更具战略价值。 俄军的回击同样凌厉。十月初那场导弹雨将乌军无人机基地化作焦土,但不过数日,百架规模的无人机群再度升空。这种野火燎原般的再生能力,揭示着乌克兰军工体系的惊人韧性——泽连斯基宣称国产武器占比超四成绝非虚言。 战争正在重塑军事经济学。俄军使用廉价无人机消耗乌军昂贵防空导弹,乌军则专攻炼油厂、发电站等能源命脉。克里米亚油库燃烧的浓烟遮天蔽日,布良斯克居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场较量早已超出传统军事范畴。 现代战场不再有明确的前后方之分。别尔哥罗德居民在黑夜里摸索蜡烛时,基辅市民同样在防空洞里攥紧手机。当无人机呼啸着掠过民居屋顶,当炼油厂的火焰映红幼儿园外墙,所谓“军事目标”与“民用设施”的界限正在模糊。 双方战报的夸张数字背后,是近乎凝固的战线。俄军宣称摧毁大量无人机,乌军通报有效拦截,可实际控制线始终未见动摇。这些日复一日的“捷报”,更像给各自民众的精神安慰剂。 这场无人机战争已然演变成民族意志的试炼。乌克兰用改装商用电机搭配3D打印部件,竟与军事大国打得有来有回。俄罗斯则凭借深厚工业底藴,将防空网织得越来越密。胜负天平最终会倾向哪边,取决于谁先耗尽最后一枚芯片、最后一克火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小鸣谈天下

小鸣谈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