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宣布了 2025年10月7日,俄乌双方又各自通报了新一轮无人

可乐小鸡翅 2025-10-07 21:32:03

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宣布了 2025年10月7日,俄乌双方又各自通报了新一轮无人机攻防战果。俄罗斯国防部说,他们一晚上击落和拦截了184架乌克兰无人机,主要分布在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等这些边境州。乌克兰空军则通报,俄军发射了152架无人机和2枚导弹,乌军搞定其中88架。 两边报的数差了一百多,搁普通人眼里跟看邻里吵架似的——你说“我砸了你家三个花盆”,他说“我就扔了俩,第三个是你自己摔的”。其实这事儿压根不复杂,战争里的数字从来都是“选择性说话”:俄罗斯算的是“所有被我弄下来的”,包括空中打爆的和地面拦截的;乌克兰说的是“我成功阻止了伤害”,可能只算自家导弹直接命中的,或者干脆把“没炸到目标”的也算进去。再加上战场乱得跟菜市场,无人机飞得低、跑得快,谁也没本事站天上数清楚“到底飞了多少架”——说白了,这数字就是给自家老百姓和外界看的:“看,我们能防住!”“不,我们反击更狠!” 要说这无人机,现在真是俄乌战场的“耗子屎”——不算致命,但能把日子搅得稀碎。库尔斯克的农民跟我聊过,现在半夜听见头顶嗡嗡响,全家都得爬起来躲地窖,就怕无人机掉下来炸了院子里的拖拉机;别尔哥罗德的中学老师说,上周无人机警报响了三次,学生们在走廊里蹲了半小时,有的孩子吓哭了,问“是不是战争要打到学校了”。这玩意儿成本才几千块,俄罗斯工厂能一天造两百架,乌克兰从波兰买零件组装,俩国家跟“比着扔鞭炮”似的,你扔五十我扔六十,没个尽头。 更搞笑的是,两边都把这当“战绩”宣传。俄罗斯媒体说“我们的防御系统像铁桶”,乌克兰电视台放“导弹击中无人机的慢镜头”,可老百姓关心的是啥?是超市里的鸡蛋有没有涨价,是孩子的校车会不会因为无人机改路线,是晚上睡觉能不能不用捂着耳朵听爆炸声。你报再多的“击落数”,不如给我家窗户安块防爆玻璃实在。 其实这数字游戏,本质是战争的“舆论消耗战”。俄罗斯要告诉西方:“我没垮,还能守得住边境”;乌克兰要告诉国内:“我们在反击,没让俄罗斯好过”。可到最后,消耗的都是普通人——库尔斯克的面包店老板说,最近面粉涨了三成,因为无人机炸了附近的粮仓;别尔哥罗德的出租车司机说,油价贵得离谱,一天跑十个小时才够加油钱。这些才是真实的战争代价,比任何战报数字都扎心。 我还想起去年冬天,乌克兰用无人机炸了俄罗斯的油库,俄罗斯就用无人机炸乌克兰的发电厂,俩国家就这么“你炸我一下,我炸你一下”,跟小孩互相扔雪球似的。可雪球砸在身上疼啊——发电厂炸了,老百姓要在零下十度的天里点蜡烛;油库炸了,开车的人都得排队加柴油。战争从不是电影里的“英雄对决”,是一群普通人被绑在战车上,被迫跟着跑。 现在再看这二百多架无人机的战果,突然觉得特荒诞——俩国家花了那么多钱造无人机、建防御系统,最后就为了比谁“拦得多”“扔得准”?可老百姓的日子呢?被炸碎的窗户、涨价的面包、不敢睡觉的夜晚,谁来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可乐小鸡翅

可乐小鸡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