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付中国,不是去和它打仗! 美国驻北约前大使说:中国有庞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以及数量不明的导弹、核武器,现在与它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已没有取胜的把握。 美国驻北约前大使这句话可算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咱们得看明白这话里藏着的真东西,过去总有人觉得美国想打谁就打谁,现在居然公开承认没法稳赢中国,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这话表面是夸中国军力强,骨子里却在盘算别的路子,咱们得琢磨他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说这个话。 军事对抗没把握的背后是实力对比的变化,中国陆军规模世界第一,海军舰艇总吨位两年就造出整个法国海军,空军歼20和东风导弹家族的存在让西太平洋成了美军高风险区域,更别说核反击力量,这些硬件让美国算不清代价。 但美国人说的不打仗可不是投降,他们换了一套更隐蔽的组合拳,经济上搞科技封锁断供芯片,金融领域挥舞制裁大棒,舆论上炒作中国威胁论,外交层面组建各种小圈子,这套打法成本低还能拖慢中国发展速度。 看看俄乌冲突就明白了,美国亲手给乌克兰递武器却坚决不出兵,用代理战争消耗对手才是新套路,假设台海或南海出事,他们大概率会复制这种模式,让周边盟友冲在前面自己躲在后方支援。 其实美国最怕的是和中国正面碰撞导致霸权崩塌,他们全球部署的兵力分散在几十个国家,而中国在家门口以逸待劳,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和基地生存能力,关岛基地到中国沿海就三千公里,这个距离正好在东风快递服务范围内。 现在美国军工产能已经跟不上节奏,一年造不出几艘新军舰,导弹库存可能撑不过高强度冲突一周,中国全产业链优势战时能爆发出惊人产能,这点他们在二战时见过现在却自己做不到了。 所以咱们要保持清醒头脑,他们嘴上说着不打仗,手上可没闲着,在东南亚搞联合军演,在东海方向加强侦察,对台军售从未停止,这种又遏制又避免开战的策略会持续很久。 中国要破解这套就得坚持两手准备,继续研发颠覆性武器比如高超音速导弹和激光武器,同时用一带一路打破经济围堵,美国最难受的就是中国军力稳步增长却从不主动挑衅,这种定力反而让他们无处发力。 大家觉得,接下来美国最可能从哪个领域出招,是科技卡脖子还是搞颜色革命,或是其他咱们没想到的阴招。
关于歼16暴揍两架F35,美英媒体的反应有所不同,日媒埋头不语。当我们还在争吵
【1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