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元下手! 中国宣布暂时不买必和必拓用美元结算的铁矿石了。 2025年10月1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突然放出消息:国内所有钢厂和贸易商,暂停采购必和必拓所有用美元结算的铁矿石,连已经在海上漂着的货船都被叫停接收。 这事儿乍一看是生意谈崩了,实则是咱们借着铁矿石这桩买卖,对美元霸权发起的一次实打实的挑战。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这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而是国内产业和国家战略拧成一股绳后的必然动作。 要知道,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本身就是2022年专门为了整合国内铁矿采购力量成立的。 以前国内钢厂各自为战,跟必和必拓这些巨头谈判时总被拿捏,现在集中起来当“大买家”,才有底气说不。 更关键的是,咱们国内钢铁行业的“底气”早就不是只靠进口矿了。 这些年废钢回收利用做得越来越红火,2023年就已经能回收2.8亿吨废钢,预计2025年能涨到3.2亿吨以上,相当于减少了上亿吨的铁矿石进口需求。 现在不少钢厂都在改用电炉炼钢,用废钢当原料,对澳大利亚高品位铁矿的依赖比以前低多了,这才是敢暂停采购的硬支撑。 必和必拓那边之所以硬气,无非是觉得自己垄断了优质矿源,还抱着美元结算的老规矩不放。但他们没算到,现在的市场早就变了。 力拓、FMG这些澳洲同行早就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了,只有必和必拓非要扛着,还想把长协价涨15%,这明摆着是欺负人。 而且咱们早就铺好了替代路子,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马上就要投产。 那个矿储量大、品质好,一年能出6000万吨矿石,足够国内十分之一的需求,关键是从开采到运输都是咱们自己主导的,结算自然用人民币。 俄罗斯那边也在送矿过来,今年前五个月对华出口量涨了80%,大半都是用人民币结账,运费还比从澳洲运过来便宜不少。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急着表态“失望”,其实是真慌了。 铁矿石占了澳大利亚出口收入的三分之一,必和必拓80%的铁矿石都卖到中国,这一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美股当天就跌了7%,黑德兰港的矿石堆得像山一样。 西澳州的财政更依赖铁矿,铁矿石价格每降10美元,州里一年就少赚22亿澳元,要是人民币结算成了常态,他们靠美元汇率赚的“差价”也没了。 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一边跟着美国搞“印太供应链联盟”,想在资源上卡咱们脖子,一边又指着中国市场赚钱,这种两头占的想法根本不现实。 这场博弈的核心其实是“钱的规矩”谁说了算。 1975年美国跟沙特搞了石油美元协议,从此全球买资源都得用美元,美国靠着这个躺着赚钱。 现在咱们占全球75%的铁矿石进口量,相当于全球每四吨铁矿就有三吨运到中国,咱们用人民币结算合情合理。 这两年人民币结算的份额涨得很快,巴西淡水河谷对华交易里人民币占比都超30%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铁矿期货交易量早就超过新加坡市场,以后“中国价格”肯定会越来越有话语权。 对国内企业来说,用人民币结算也少了汇率波动的风险,以前赚的钱换美元时忽涨忽跌,现在直接用人民币结账,成本都稳定多了。 网友们对此看法挺不一样,有人说这是“以买代攻”,早该摆脱美元依赖了;也有人担心会不会影响钢材价格,毕竟装修、买车都要用钢材。 其实这种担心没必要,咱们只是暂停美元结算的货,人民币现货还在正常交易,而且港口里堆着1.4亿吨铁矿,国储还有储备,短期供应根本没问题。 反而必和必拓那边压力更大,他们的矿石要是长期卖不出去,要么降价,要么接受人民币,迟早得选一条路。 美国虽然没直接出面,但心里肯定急。美元霸权就靠大宗商品交易撑着,要是铁矿石这个“大块头”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其他资源说不定也会跟着学。 沙特卖石油给咱们已经有25%用人民币了,上海原油期货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在一点点削弱美元的地位。 美联储之前还紧急给澳大利亚放了500亿美元贷款,想帮着稳住局面,但市场的力量不是钱能砸出来的,必和必拓的矿石还在港口堆着,这就是最实在的证明。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不是咱们非要跟谁对着干,而是作为最大的买家,咱们有权利选择用什么货币结账,有权利拒绝不合理的涨价。 必和必拓要是真聪明,就该学学其他矿商的样子,早点接受人民币结算,毕竟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他们根本扛不住。 信息来源:“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 2025-10-01 14:19·观察者网
澳洲铁矿石耍横?中国反手断供后,四万矿工慌了,这剧情反转太解气!谁
【13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