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有这么多石油,为什么中国不开采?其实说白了,越南早就已经在那里捞油水了,中国

史鉴奇谈 2025-10-07 11:02:11

南海有这么多石油,为什么中国不开采?其实说白了,越南早就已经在那里捞油水了,中国如果这时候硬闯进去,那越南八成要跟中国翻脸,场面不会太好看。要知道,这片海域可不是简单的渔场,它埋着的石油和天然气都是能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宝贝,谁不眼红?但问题是,这片海水上挂满了各国的主权标签,碰一下就可能炸锅。     首先得纠正一个常见误解,中国从来没说过不在南海开采石油,相反咱们早就动手了,只是没像越南那样急吼吼地乱挖。   很多人觉得中国没动作,其实是把“不盲目开采”当成了“不开采”。这片海域的油气资源确实诱人,光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就够让周边国家眼馋,但中国做事向来讲章法,不会为了短期利益打乱全盘布局。   越南确实在南海捞了不少好处,它靠着早期相对简单的开采技术,在浅水区搞了几十个油气平台,每年光卖石油就能赚走几十亿美元。这些平台大多扎堆在争议海域边缘,技术门槛低,风险也小,越南就是靠着这种“小打小闹”闷声发了财。   但中国的思路完全不同,咱们要的不是一时的油水,而是长期稳定的开发。南海地质条件太复杂了,很多优质油气藏都埋在深层甚至超深层地层里。行业里有标准,埋深超过3500米算深层,超过4500米就是超深层,这些地方的开采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   早年中国的海洋石油技术确实跟不上,别说超深水了,就连300米以上的深水区域都很难涉足。那时候要是硬闯,要么采不出来,要么成本高到离谱,根本不划算。   中国海油没急着冒进,而是踏踏实实地搞技术攻关。工程师们啃下了深层优质储层发育机制、深部油气保存机理这些世界级难题,才慢慢摸到了南海油气开发的门道。   现在中国的技术已经今非昔比了。“深海一号”大气田就是最好的证明,它让中国直接跨越到了1500米的超深水时代。这个大气田从2021年投产到现在,累计生产天然气都超过100亿立方米了,2024年一年就产了32亿立方米,稳得很。   就在2025年,中国海油又有大发现。南海东部的惠州19-6油田探明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这可是深层勘探的重大突破。紧接着北部湾的涠洲10-5油气田也传来好消息,探井钻到了4840米深,每天能产102吨原油和37万立方米天然气,还是个罕见的花岗岩潜山油气藏。   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周心怀都说了,这是连续两年发现亿吨级油田,显然咱们的开采布局一直在推进。这些发现不是偶然,是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有人会问,那为啥不直接去争议最激烈的区域开采?这就涉及到战略智慧了。中国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是怕谁,而是不想让资源开发变成地缘冲突的导火索。   要是中国现在就把钻井平台架到争议核心区,越南肯定会跳出来闹事,甚至可能引来外部势力干涉,最后搞得鱼死网破,谁也没法安稳开采。这种赔本买卖,中国不会做。   而且中国的能源安全布局从来不是单靠南海。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长期在50%以上,能源安全是天大的事。咱们早就搞了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既靠进口,也靠国内增产,南海只是其中重要一环,不是唯一的指望。   越南那种开采模式其实隐患很大。他们的平台技术落后,环保措施跟不上,这些年已经出现过好几次原油泄漏,把附近海域的珊瑚礁都毁了不少。中国可不想走这条路,咱们在巴西搞大豆采购都要“零毁林”标准,在自家海域开采更得讲可持续性。   现在中国的开采节奏把握得正好。在自己完全掌控的海域先搞起来,比如珠江口盆地、北部湾这些地方,既积累了技术经验,也形成了产能。惠州、西江两大油田群都开采快40年了,累计产了1.68亿吨油当量,技术和管理都成熟得很。   等技术和产能再上一个台阶,周边局势也更稳定的时候,再推进争议区域的合作开发,这才是长久之计。中国海油的动作已经很明显了,连续发现大油田,就是在为未来的大规模开发铺路。   那些说中国“不敢开采”的人,其实是没看懂这种长远布局。越南现在是赚了点快钱,但他们的开采规模小、技术落后,根本吃不下南海油气的大头。中国是在憋大招,等技术和时机成熟,才能真正把这片海域的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开发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咱们搞的是全产业链的突破,从勘探设备到钻井平台,再到后期的储运,全都是自主技术。“深海一号”就是个例子,从设计到建造全是中国自己来,这才叫真正的掌控力。   反观越南,他们的开采设备大多靠进口,核心技术攥在西方公司手里,赚的钱一大半要分给别人,自己只能喝点汤。这种模式根本没法和中国比。   所以说,中国不是不在南海开采石油,而是在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开采。咱们不跟越南比谁挖得早,要比谁挖得久、挖得好、挖得稳。等将来回头看就会发现,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才是真的高明。   信源:中国经济网《我国海上油气陆续有新发现》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