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不仅如此,印度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采取行动,从而影响金砖国家共同对抗美国霸权的合作,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中印两国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莫迪这趟中国行,表面功夫做足了,他在天津会见习近平主席时,特意强调“印中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还说什么“两国合作能让21世纪成为亚洲世纪”。 可话音刚落,印度媒体就爆出猛料:戈亚尔一边和中方磋商稀土,一边和美国签关键矿产协议,想借美国的力建产业链,还盼着靠这个协议拿税收优惠、吸引外资建厂。 更绝的是,美国前脚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50%关税,莫迪后脚就喊“丢掉外国产品,买印度国货”,还号召抵制麦当劳、百事这些美国品牌。 可印度14亿人口的市场,美国消费品早渗透到中小城镇了,这波“爱国运动”能撑多久? 印度为啥这么“拧巴”?说白了,就是想在大国博弈里当“棋手”,结果被美国当“棋子”使。 美国对印度的策略,一直是“胡萝卜加大棒”:给你点军工技术再拿关税卡你脖子;拉你进“印太战略”围堵中国,又偷偷卖武器给巴基斯坦制衡你。 印度呢,一边享受美国的技术和投资,一边又怕被美国“掏空”,所以总想着“左右横跳”——和中国谈边界稳定,和美国谈安全合作;和中国搞稀土合作,和美国签矿产协议。 可这招,真能奏效吗?金砖国家现在搞本币结算,建“金砖清算”系统,以后买石油、卖矿产都不用看美元脸色;上合组织搞安全网和经济走廊,帮印度打通欧亚市场。 这些实惠,美国能给吗?再看看稀土,中国掌握从开采到加工的全产业链,印度就算和美国合作,短期内也只能搞点初级加工,想和中国抢市场?差得远呢。 印度这波“左右横跳”,看着挺聪明,其实风险大得很。 从经济看,印度和中国互补性强,中国有技术、有产业链,印度有市场、有资源,好好合作,双赢;非要当“墙头草”,最后可能两头落空,比如稀土,中国要是收紧出口,印度找美国?美国自己都依赖中国稀土,哪来的“替代方案”? 从政治看,印度总想着“不结盟”,可现在国际局势哪容得你“中立”?美国拉你围堵中国,俄罗斯卖你武器,中国和你谈合作,欧洲和你做市场,可你要真跟美国一条心,金砖、上合的好处全捞不着;要是和中国走太近,美国又该卡你脖子了,这平衡,哪那么好找? 说到底,印度缺的是战略定力,总想着“占便宜”,可国际关系哪有那么多“便宜”可占?中国靠的是实力和诚意,印度要是真想当“大国”,得先学会“脚踏实地”——和中国好好谈合作,别总想着“骑墙”;和美国打交道,也别被“甜言蜜语”忽悠了。 毕竟走钢丝摔下来,疼的是自己;平衡术玩砸了,最后可能连“棋子”都当不成。
大批电厂岌岌可危,印度要求中方出口电力设备:欧美多国沉默了!印度这边的电力行
【41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