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各大港口如临大敌,严查必和必拓铁矿石,一律不予接收!看来,中方是铁了心要给澳

烟雨评社 2025-10-07 09:45:22

中方各大港口如临大敌,严查必和必拓铁矿石,一律不予接收!看来,中方是铁了心要给澳大利亚立个规矩。近期,国内各大买家被要求停止购买必和必拓任何以美元计价的海运货物,甚至连已在运输途中的货物也在此次限制范围内。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订单,这是通往澳大利亚钱袋子的门票。必和必拓总部在澳洲,体量庞大,铁矿、煤炭、石油一应俱全。它卖得动,澳大利亚的矿就不愁;它卖不动,堪培拉立刻牙疼。偏偏这回,刀口对准的就是它。 这事的导火索其实是必和必拓的步步紧逼。2025 年 9 月,这家澳大利亚最大矿企单方面宣布,要把长协价上调 15%,达到 109.5 美元 / 吨,可当时国际现货价才 80 美元 / 吨,两者差了近 30 美元。 要知道中国每年要进口约 7.4 亿吨澳大利亚铁矿石,要是按这个报价,一年就得多花 200 亿美元以上。更让人不满的是,必和必拓还咬死要美元结算,完全不顾中方提出的 “季度定价挂钩现货” 和人民币结算诉求,谈判几次都谈崩了。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悄悄下调铁矿石品位想蒙混过关,结果被中国钢企当场识破,这才有了后面的全面限制。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MRG)9 月 30 日下达的指令特别明确,暂停所有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船货采购,新合约全停,已装船的也拦截。 港口这边立刻行动起来,青岛港原本有三艘载着必和必拓 “金布巴粉” 的货轮等着靠岸,直接被引导到锚地待命;宁波港的查验系统专门升级了标签,只要扫描到必和必拓的货物代码,自动触发重点查验流程。 不过有意思的是,那些已经到港、是以人民币计价的现货,还能正常清关,这明摆着是把矛头对准 “不合理定价” 和 “美元结算” 这两个核心问题。 必和必拓这下是真慌了,要知道它对华铁矿石出口占比超过 80%,中国可是它的 “衣食父母”。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急着表态 “令人失望”,呼吁恢复贸易,却拿不出任何解决方案。 必和必拓的股价两天跌了 4.2%,高管们紧急开会商量对策,很快就松了口,把剩下的对华现货交易全改成了人民币结算,只是在价格上还想撑一撑,但市场根本不买账。 中方敢这么硬气,底气全在提前铺好的后路里。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搞供应多元化,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年底就要投产,年产能能到 1.2 亿吨;巴西淡水河谷早就签了 5000 万吨 / 年的长期协议,高品位矿一抓一大把。 2025 年前 8 个月,澳大利亚铁矿石在中国的进口占比已经降了 12 个百分点,印度、南非的矿都在补上来。河钢集团那些原本买必和必拓罗布河矿的钢厂,转身就换成了南非矿和国内精粉,成本反而降了 8%,一点没受影响。 更深层的原因是争夺话语权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去几十年,中国作为占全球 75% 海运铁矿石进口量的最大买家,却一直被三大矿商牵着鼻子走。必和必拓的开采成本才 15 美元 / 吨,卖给中国却翻了好几倍,利润高得吓人。 成立 CMRG 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垄断,用 “单一大买家” 模式争议价权。这次限制美元计价货物,更是直接撬动美元的大宗商品定价体系,巴西淡水河谷、南非库博矿业这些矿企见状,都赶紧找中国谈人民币结算,生怕被抢走生意。 澳大利亚财政部已经算出了损失,要是停单持续到 2026 年,铁矿石出口收入要少 110 亿澳元,GDP 增速得被拖累 0.3 个百分点。国际市场的普氏 62% 铁矿石指数也跟着波动,停单前 104 美元 / 吨,短暂跌到 98 美元,又因为预期谈判重启反弹到 102 美元。 现在业内都在猜,必和必拓 10 月重启谈判时,大概率得接受 “浮动价格 + 人民币结算” 的模式,毕竟中国市场实在丢不起。 港口的严查还在继续,那些被拦在锚地的货轮成了最显眼的注脚。中方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攒够了底气后的精准反击:你要不合理涨价?我有替代货源;你要绑定美元?我推人民币结算。 说到底,这就是用市场规则给不守规矩的卖家立规矩,毕竟在买方市场里,谁掌握需求,谁就有说话的分量。必和必拓要是想不通这点,丢的可不止是眼前的订单。 信源:观察者网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