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害怕中国崛起的!除了日本以外就要属英国了,日本害怕中国崛起,是因为日本近现代对

烟雨评社 2025-10-06 19:45:14

最害怕中国崛起的!除了日本以外就要属英国了,日本害怕中国崛起,是因为日本近现代对中国犯下了惨绝人寰的罪恶。 说起最害怕中国崛起的国家,很多人首先想到日本,紧随其后的便是英国。这两个国家的忌惮有着截然不同的根源,日本的恐惧深植于近现代对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而英国的焦虑则藏在全球权力格局变迁的褶皱里,两者的心态却同样迫切。 英国与中国的直接冲突似乎不如日本那么激烈,但实际上他们的历史债务一点也不少,作为曾经的全球霸主,英国是近代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把中国从一个封闭帝国拖进半殖民地状态的重要推手。 日本对中国崛起的畏惧,本质上是对历史账目的逃避。从甲午战争后的领土侵占到全面侵华战争中的暴行,日本在近代中国留下的创伤至今未愈。 南京大屠杀中 30 万无辜生命的逝去,731 部队用活人做实验的反人类行径,还有遍布各地的 “慰安妇” 制度,这些惨绝人寰的罪恶早已刻进民族记忆。过去日本能靠着经济优势和美国庇护淡化历史问题,可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社会对历史真相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中国推动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全球多个城市巡展,“慰安妇” 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些都让试图掩盖历史的日本政客坐立难安。 他们担心中国崛起后会更有力地追究历史责任,更害怕失去在东亚的话语权,毕竟曾经被其侵略的国家如今成了区域核心力量,这种身份反转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英国的害怕则更多源于 “日不落帝国” 余晖下的地位恐慌。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英国曾靠着殖民体系统治全球 78 个国家,英语也因此成为通用语言。 可如今 77 个殖民地相继独立,脱欧后的英国失去了欧盟平台的支撑,只能靠抱紧美国大腿维持 “全球大国” 的幻象。中国的崛起恰好戳中了这种脆弱的自尊心,尤其是在英国引以为傲的领域被中国超越时,焦虑感愈发强烈。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 2024 年新能源汽车出口 128.4 万辆,占全球六成以上,比亚迪在英销量一年暴涨 659%,而英国本土市场 38.2 万辆的销量全靠补贴撑场面,车企为达标甚至要降价 1.2 万英镑。 AI 领域的差距更明显,中国 2023 年 AI 专利申请量占全球 60% 以上,DeepSeek 公司的大模型性能比肩 OpenAI,还占据了 140 国下载榜首,英国却连规模化落地的生态都没有。 这种实力落差让英国陷入了自我怀疑。英国政治精英一直将自身现代化模式视为标杆,可中国不走西方道路却实现了快速发展,让他们鼓吹的 “普适性” 神话彻底破产。 为了掩饰这种挫败感,英国开始把中国描绘成 “秩序挑战者”,搞起了类似 “麦卡锡主义” 的审查,限制敏感领域的中国留学生入境,对中英学术合作层层设防,连 2017 年就建立的人文交流机制也彻底停滞。 《卫报》专栏作家甚至公开呼吁 “限制中国发展”,这种急眼的表态恰恰暴露了内心的无力。更现实的是,英国经济早已不堪重负,2023 年 GDP 增速跌到 0.1%,国内罢工频发,把中国当成 “替罪羊” 转移矛盾,成了政客们的惯用伎俩。 两国的反应也折射出不同的困境。日本一边扩充防卫预算,一边在历史问题上含糊其辞,试图联合美国制衡中国,却发现自己在芯片材料等领域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英国则在 “抗中” 和 “逐利” 间反复摇摆,既想从对华合作中获利,又害怕中国模式挑战西方制度。 脱欧后英国试图打造 “全球英国”,却不得不依附美国对华政策,推出 “保护 — 结盟 — 合作” 的英版策略,对中国学生、企业展开类似 “麦卡锡主义” 的审查,甚至停滞了 2017 年起的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这种自我矛盾的做法,本质上是对中国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恐惧,毕竟当中国在 5G、新能源等领域实现突破,英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就不断被削弱。

0 阅读:49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