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桌子了!外媒口中 “不顾美国利益” 的中方动作,核心是大豆、铁矿石两市场的调整。 美国新季大豆采购自 7 月起实质停滞,必和必拓美元计价铁矿石直接被叫停。 这不是冲动反制,是争夺大宗商品话语权的精准落子。 先看大豆,“零采购” 需厘清:2025 年前 8 月中国自美进口大豆 1680.1 万吨,同比涨 31%,但都是二季度前旧单。 7 月起新季采购停摆,8 月到货量仅 22.72 万吨,较 6 月 157.92 万吨断崖下跌。这种节奏正中美国豆农软肋。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当前大豆库存 4380 万吨,创 1988 年同期新高。 叠加关税后,美国大豆到岸价比巴西每吨高逾百美元,价格无优势,中国买家自然转向。 中国底气在供应网:2025 年前 8 月巴西对华出口 5274.03 万吨,虽降 2% 仍是主力。 阿根廷仅出口 172.35 万吨,但南美整体供应稳。 更关键是国内缓冲力,2024 年进口 1.05 亿吨大豆,靠库存调节和压榨产能优化,业内预估 2026 年 1 月库存仍够,暂停新单有恃无恐。 美国豆农压力显形:2025 年大豆价较 2022 年高点跌 40%,种子、化肥成本居高不下,连续三年负利润。 伊利诺伊州农场主称,往年这时已接三成中国订单,2025 年至今无一单。 卡车运输、港口装卸岗位流失 10%,农村经济连锁反应发酵。 美国大豆协会多次喊话政府,却无解决方案。 再看铁矿石,动作更直接。9 月 30 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下指令:暂停所有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采购,已装船的改人民币结算。 导火索是必和必拓强硬,2025 年长协价较上年涨 15% 至 109.5 美元 / 吨,还拒绝人民币结算。 必和必拓对华年出口约 1.2 亿吨,占中国进口总量 9.7%,这记叫停直打其 “现金牛” 业务。 中方筹码是筹备多年的替代网:澳大利亚对华铁矿出口占比从 2020 年 62% 降至 2025 年 53%,巴西、几内亚占比升至 38%。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关键,中方持股 39.95%,首船矿石提前至 2025 年 11 月发运,2026 年产能 1.2 亿吨,相当中国年进口量 10%。 俄罗斯加速切入,2025 年前四月通过同江、绥芬河口岸的铁矿运输量同比涨 22%,对华出口占比从 3% 升至 8%。 货币结算是核心突破。这次明确底线:“美元不行,人民币可以”,如今必和必拓对华现货已全用人民币结算。 这非偶然:铁矿石人民币结算比例从 2022 年不足 5% 升至 2025 年 18%。 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期货日均交易量 1200 万手,是新加坡交易所的 8 倍。 俄罗斯与中国的铁矿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 45%,合作更稳固。 背后是中国应对经济的需求:2025 年上半年国内 PPI 同比降 2.8%,黑色金属冶炼价降 10.3%,原材料成本波动是制造业大压力。 争夺定价权即 “稳成本”,靠人民币结算和现货定价,减少美元波动、卖方垄断的冲击。 2025 年上半年中国与东南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 2.3 万亿元,同比涨 42%,货币自主性能省汇兑成本。 澳大利亚和必和必拓反应真实:必和必拓股价三天蒸发 280 亿澳元,9 条赴华矿船改港或漂泊,每条损失 1200 万美元。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公开 “失望”,实则怕连锁影响 —— 铁矿石占澳对华出口额 62%,直接关联 GDP 1.2 个百分点。 更现实的是,全球 75% 海运铁矿流向中国,没中国市场,必和必拓高品位矿石无同等买家。 外媒说的 “掀桌子”,是中国从 “被动买单” 到 “主动定规” 的转变。 原油领域早有先例:上海原油期货全球结算份额近 10%,能源进口美元占比从 2019 年 90% 降至 2025 年 55%,省数百亿汇兑成本。 铁矿石操作是复制升级:靠市场规模当底气,用供应替代破垄断,凭货币结算筑根基。 结局大概率是 “新平衡”:必和必拓已松口,现货用人民币结算,长协向三年期延伸。 澳大利亚在撮合对话,放风 “愿磋商定价机制”,预计接受 “混合计价 + 中国港口价参考”。 对中国来说,这不是 “颠覆美元”,是打破 “美元独霸”,给实体经济争公平环境。 如今,美国豆农还在盼订单,必和必拓在细化人民币结算流程。 这些变化说明:生意场上从来是 “谁买得多、链条稳,谁说了算”。 所谓 “不顾美国利益”,是中国要回与市场地位匹配的话语权。 这不是挑衅,是对公平贸易的基本要求。 必和必拓 10 月 6 日数据显示,其对华现货人民币结算占比已 100%,妥协已落地。 信源:白宫措手不及”,美农愤怒抗议:中国不买,罪魁祸首是特朗普关税——观察者网
掀桌子了!外媒口中“不顾美国利益”的中方动作,核心是大豆、铁矿石两市场的调整
高干评世界
2025-10-06 14:40:07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