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突然宣布 10月6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宣布:不会对股票、债券价格发表评论。短短13个字,东京交易所屏幕上的日经225指数1分钟内跳涨120点,又把涨幅全吐回去——市场听懂了,这是政府版别指望我兜底。 那一分钟的震荡里,藏着日本股市几十年的“依赖症”。玩日本股的老股民都清楚,这市场早被称作“东京鲸”的日本央行喂刁了胃口。从2010年开始,央行就把买股票ETF当常规操作,巅峰时一年买6万亿日元,硬生生买成了雅马哈、龟甲万这些大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手里股票占了日本股市总市值的7% 。以前只要指数跌得凶,政府要么喊话要么让央行加仓,市场早习惯了“有人兜底”的安全感。 所以林芳正那13个字刚出来,第一批反应的交易员以为是“中性信号”,赶紧抄底拉涨。可指尖刚离开键盘就反应过来:这不是不表态,是明着说“别盼着我们救市”。 去年日经225刚创了历史新高,央行早就在琢磨怎么退场,毕竟按现在的速度抛股票,得170年才能清完仓,哪还有余力再托市?涨上去的120点吐回去,本质是市场在给“政策依赖症”退烧。 这事儿最耐人寻味的是反差。日本政府早年救市比谁都积极,1963年股市崩了,直接拉银行和券商凑钱救场;安倍经济学更是靠央行买股撑起了牛市 。可现在突然断供,不是不想管,是管不动了。央行手里37万亿日元的ETF看着多,真抛一点就可能砸盘,只能用“不评论”这种隐晦方式踩刹车。 普通投资者最遭殃,不少人跟着那波跳涨冲进去,转眼就被套在高点。这也戳破了一个假象:靠政策喂出来的牛市本就虚浮,央行当“最大股东”的日子久了,股价早跟公司真实业绩脱了钩 。现在政府想让市场自己走路,可习惯了搀扶的市场,第一步就摔得踉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为什么股市的散户总是难以抑制自己进行频繁交易?我来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数据:其实5
【24评论】【37点赞】
用户10xxx34
不是说我们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