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悄悄偷偷偷走了年轻人的心~?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好多人——才三四十,甚至二十出头——活得却像一截烂木头。对啥都提不起劲,生活的核心就仨字:浑浑噩噩。 每天都感觉很疲惫,提不起劲,有时即使休息了很久,依旧恢复不过来; 给自己定制了学习计划,结果很 快就精力不济,坚持不下去; 外出社交时,能量很容易被消耗,回家后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要躺很久 我表姐就这样。32岁,眼神却像62岁。下班就“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直到半夜。跟她说话,回应永远是“嗯”、“哦”、“随便”。她不是懒,是心气儿被耗光了,像一块耗尽了电的电池,想爬都爬不起来。 “你不困在这里面就会困在那里面”。 这坑是怎么掉进去的? 有网友说:“我把自己困在三次胎停流产 。困在了要孩子的路上。 ” “我困在欲望里。能力跟不上欲望。我也不想想,但是脑子里它自己就想”。 “我也困在过去,也担忧未来,害怕当下,所以得了焦虑抑郁” …… 是啊生活里的雾太多了 那些看不见的“慢性毒药”:没完没了的焦虑、对工作的厌倦、对未来的无力感……它们一点一点,把你的热情和精力给磨没了。等你意识到身体垮了、精神萎了,才发现坑太深,没力气爬上去了。 无独有偶 《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报告里说“超九成青年认可“情绪价值,六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选择“快乐消费,为情绪价值/兴趣买单”的人群占比达56.3%,较2024年增长16.2个百分点。” 我的一个朋友也这样说“ 国庆在家躺平,从今日头条流浪到抖音,再从抖音到百度。时间就从指尖溜走。晚上睡觉前回想今天做了什么,居然是一片空白。 本想追一部电视剧,也缺了一点点动力,就放弃了。很久以前真的很爱追剧,可以两三天追完一部。 很久以前也很爱看小说,现在已经不看。很久以前也爱唱歌,现在只偶尔才听歌。 ” 情绪价值,情绪价值,情绪价值。 ~呵~呵~。 不说了,懂得都懂。 毕竟刑法里有明文规定。 怎么从坑里往外爬? 别指望有什么惊天妙招。爬坑,靠的就是这些最笨、却最管用的小事: 第一步:把自己“扔”出去。 休息了就别宅着了! 去骑行、去溜马路 放下手机,去老城街道走一走,看看早餐摊升腾的蒸汽,听听菜市场热闹的吆喝。这股子活生生的人间烟火气,比什么鸡汤都补人。 第二步:找“慢”的能量借点力。 别觉得土!去公园看看打太极、遛弯儿的老头老太太,跟着他们慢悠悠走几圈。他们的从容和稳当,能像充电宝一样,给你悄悄续上点“慢”的能量。 第三步:喂饱你的“神”。 每天看几页书,写三件感恩的小事(比如“今天太阳真好”、“外卖小哥对我笑了”)。这不是矫情,这是在告诉你那颗麻木的心:你看,生活里还有亮光。 每天亲手写一篇50字的微头条,什么也没有就写50个“啊”加标点符号来凑。 别求一步登天。 就从好好吃一顿饭、晒十分钟太阳、准点上床睡觉开始。当你身体这台机器的电量足了,心气儿,自然就回来了。 我曾把我的困惑我的大学导师说 过:“你们现在普遍躺平、精神虚无,忘了初心少了点独立多了点人亦云吾亦云。缺乏生命信仰和精神锚点。 传 统中国人将生命融入家庭、 家族和社 会,而现代人则成为个体,失去了归 属感。 有人说国学是个空瓶,是个麻花。 要我说国学在书里,在雕梁画栋里。哪里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问。老子说道法自然,荀子讲天行有常,有“斧斤以时入山林”“不涸泽而渔”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 哪里有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经典饱含古人的智慧修养,经典是在讲各种规律: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国学在于自己的琢磨和雕琢,不是追风捕影。 国学能你找到自己的初心。只要你踏踏实实学完从小学到大学语文,你会得到非常夯实的审美、认知、方法、策略;甚至是政治格局和家国责任的培养和训练。”。 路漫漫明月清风伴我行 夜长长星星点灯照前路
是谁悄悄偷偷偷走了年轻人的心~?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好多人——才三四十,甚至二十
长夜不凡的未央
2025-10-06 12:48: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