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俄朝合作,突然被朝鲜自己踩了脚刹。韩媒爆料,平壤刚做完五年回顾,总结一句话:朋友要交,但命根子不能全押在俄罗斯身上。 眼下的俄朝合作,表面上热闹得很,去年两国还签了个条约,说好了一方受欺负另一方要帮忙,连军事技术合作都提上了日程。 韩国国情院爆出来,朝鲜前后给俄罗斯运了 1.3 万多个集装箱的弹药,炮弹占了俄军前线消耗量的 15%,后来干脆派了 1.2 万名特战部队上库尔斯克前线,连 "暴风军团" 这种精锐都派出去了,朝鲜士兵深夜穿 6 公里雷区不踩地雷的战术,还被俄军教官夸成 "奇迹"。 经济上也热得发烫,莫斯科到平壤的直航 30 年来第一次开通,8 小时就到,卢布结算的贸易额 2024 年直接暴增 8 倍,冲到 32 亿美元,图们江汽车桥也赶着开工,眼看就要打通陆路贸易的大动脉。 显然,外界都觉得,朝鲜是铁了心要跟俄罗斯抱团到底,连美国都放话指责这是 "危险的军事同盟"。 可谁能想到,热闹劲儿还没过,朝鲜自己先踩了刹车,核心就一句话:"朋友要交,但命根子不能全押在俄罗斯身上"。这话听着简单,其实藏着大智慧。 之前俄朝合作恨不得天天上新闻,现在朝鲜官方媒体很少提了,俄罗斯那边也悄悄取消了联合军演的宣传,武器运输更是藏着掖着,连拉夫罗夫都公开说 "俄罗斯独自对抗西方,没有盟友",这话要是搁以前,朝鲜指定得有回应,可这次偏偏沉默了,这沉默本身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更关键的是,朝鲜在军事合作上开始留后手,之前传言要引进的 S-400 防空系统生产线,迟迟没见动静,派去俄罗斯的工兵部队也悄悄减了员,不再像之前那样把精锐一股脑儿往前线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朝鲜在有意拉开距离,没打算再往深里绑。 为啥好好的合作说降温就降温?根本原因还是朝鲜把 "命根子" 这三个字刻进骨子里了,这可是从金日成时代就传下来的规矩。朝鲜的主体思想讲究啥?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足、国防上自卫,说白了就是 "自己的事儿自己扛,没指望别人当靠山"。 上世纪 90 年代 "苦难行军" 那阵子,缺粮缺电到骨子里,国际社会谁也靠不上,朝鲜人就是凭着 "前程艰险笑着走" 的劲儿,靠自己熬过来的,那种对 "靠人不如靠己" 的体会,比谁都深。 这次跟俄罗斯合作,朝鲜一开始就拎得清:你给我技术和援助,我给你弹药和兵源,这是互利交换,不是卖身投靠。 而且合作下来有点不对劲了,俄罗斯这朋友有点“靠不住”。拉夫罗夫一会儿说朝鲜是盟友,一会儿又改口 "没有盟友",这种翻来覆去的态度,朝鲜能不警惕吗? 要知道,普京之前对伊朗都明说 "没有出兵义务",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看着唬人,真到关键时刻说不定也是张废纸。 朝鲜派了上万人去前线卖命,200 多个士兵战死,换回来的承诺呢?俄罗斯答应的火箭发动机技术拖了又拖,S-400 生产线更是没了下文,说好的能源援助也时断时续。朝鲜心里门儿清:把国防技术这种命根子押在 "盟友" 身上,纯属找死。 再说经济上的账,朝鲜也算得明明白白。虽说援俄赚了 200 多亿美元,快顶得上一年的收入了,可这钱来得太扎眼,也太不踏实。跟着俄罗斯混,西方的制裁一轮比一轮狠,原本还能偷偷做的生意全被掐了,粮食进口渠道也受了影响。 更要命的是,如今俄罗斯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俄乌冲突打了这么多年,士兵阵亡了二十多万,经济被制裁得一塌糊涂,连武装力量编制都要扩到 150 万才能撑住场面,哪还有余力长期接济朝鲜? 平壤的五年回顾肯定算过这笔账:靠俄罗斯的短期好处,换不来长期的经济自立,要是把经济命脉绑上去,将来俄罗斯自顾不暇,朝鲜不得跟着喝西北风?这才赶紧踩刹车,开始琢磨怎么拓宽路子,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更长远地看,朝鲜这份五年总结其实反映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就像当年古巴导弹危机时卡斯特罗说的:“大国吵架,我们小国却要付出代价。” 现在朝鲜学聪明了,既然躲不开大国角力,至少要把命根子攥在自己手里。军工体系坚持用自研的“先军”系列指挥系统,农业种子库永远保留本土品种,连数字支付都搞了套独立于国际清算体系的系统——虽然简陋,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所以朝鲜这个“踩刹车”决策,表面看是对俄罗斯的警惕,深层次却展现了平壤对国际形势的清醒判断。在当今这个大国撕破脸皮直接对抗的时代,小国要想不被当成炮灰,就得学会在合作中保持独立,在“拥抱”中留有余地。
热闹的俄朝合作,突然被朝鲜自己踩了脚刹。韩媒爆料,平壤刚做完五年回顾,总结一句话
寒泉漱石鸣
2025-10-06 11:19:11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