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在越南北部的山野里,有个人抱着一挺轻机枪,趴在地上不动了。他离敌人不到七十米,前面那挺重机死死盯着他的位置。敌人发现他了,枪口慢慢转了过来。他知道,这回是真的悬了。 事情得从几天前说起。 那时候,刘勇刚刚从一个普通机枪手,变成了368团4连的排长。 前几天攻打303高地,他一个人冲上去干掉八个敌人,硬是把阵地守了下来。 连长叶祖权在那场战斗中牺牲了,刘勇是在战壕里听到消息的,握着轻机枪的手都在抖。 他没说话,第二天就接过了排长的位置。 但这次任务不一样。 14号高地是越军死守的核心阵地,工事修得像碉堡。 尤其那挺有钢板防护的重机枪,卡在山腰的一块突出石头后头,能横扫整个进攻路线。 我军连着冲了两回,都被压了回来,伤亡惨不忍睹。 刘勇看着地图没说话,转头就去找指导员:“我去侦察。” 没人拦他,他也是冲锋打头阵的主儿。 天还没亮透,他就抱着轻机枪,从右侧山脚摸了上去。 草丛湿漉漉的,脚一踩就出声,他干脆脱了鞋,光脚走。 绕了快两个小时,终于摸到那个火力点边上,大概就七十米。 那位置太刁,正面攻打根本没机会。 他趴在一块碎石后头,盯着那台重机枪。 副射手正在换弹链,刘勇咬了咬牙,起身就开火。 但他万万没想到,那几发子弹全打在钢板上,噼里啪啦响了几声,连人皮都没擦破。 敌人反应极快,几挺枪一块儿对着他扫。 刘勇赶紧翻身倒地,机枪支架被打断了,枪掉在一边。 他眼一闭,干脆装死。 那帮越军还真信了,火力慢慢转到别处,他听见有人在说话,估计还在观察他是不是死透了。 这时候,他手慢慢摸向轻机枪,指尖已经摸到扳机,就差一个机会。 副射手探出身子,想确认一下。他猛地起身,一梭子过去,那人直接倒了下去。 重机枪手刚一转头,刘勇又是一串子弹,打得对方连哼都没哼一声。 他没敢犹豫,箭一样冲上去,直接跳进敌人战壕。 近距离扫了三名敌人,一路打到阵地深处,硬是把缺口撕了出来。 等支援部队赶到的时候,刘勇已经坐在阵地边上喘气。 脸上全是尘土,眼神像是还没从枪口撤回来。 说到这你可能以为,这人是天生的英雄,其实没那么简单。 刘勇1958年出生在江西九江,从小就皮,家里是干部出身。 可因为某些历史原因,父母也被整过,对他也就管得不多。 他打小就好打架,谁说他一句不顺耳的话,他能提着板凳追人三条街。 可也正是因为常打架,他身体素质练得一等一,尤其对枪械,感兴趣得不得了。 1978年,他参了军,最开始在福州军区守备营一连。 刚去那会儿,谁都觉得这小子不安分,纪律性差得惊人,偏偏射击成绩全营第一。 连长叶祖权看上了这块料,平时对他又管又护。 连他调去广州军区41军123师368团,也是叶连长推荐的。 部队里都知道,刘勇这人作战不要命,但又不是瞎冲。 他脑子灵活,行动快,尤其擅长机枪这种火力压制。 攻打303高地那天,他一个人从侧翼突袭,打得越军连滚带爬。 最后全连能守住阵地,全靠他一人死守阵地顶端。 也就是那场战斗之后,他在战壕里火线入党,第十天就被提拔成排长。 可问题来了,打完14号高地之后,越军彻底记住了这个人。 战场上甚至传出越军悬赏50万要他人头的消息。 真假没人去考证,但刘勇那几天确实几乎不离前线,几次突击都领头冲。 后来,打八姑岭、八达岭,他也都参与了,每次都冲在前面。 他的战绩最终定格在:毙敌8人,伤3人,缴获机枪两挺。 战争结束后,他没主动请功,没提要求,默默回到部队。 直到几十年后,老兵聚会,才有人提起:“要不是刘勇,我们那次怕是全连都得交代。” 可刘勇老英雄,已经在2023年1月因病去世,走的时候很安静。 像当年他趴在战壕里装死那样,不出声、不张扬。 战争不是电影,英雄也不是神。他们流的血、走的路,是真实的,是沉甸甸的。 刘勇,就是那种你不会在课本里看到,却永远活在战友记忆里的人。
新四军时期,陈毅听说江北的叶飞纵队富得流油,便想去“打土豪”,见到叶飞,陈毅提高
【21评论】【49点赞】
用户13xxx58
軍中一兵,战场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