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叫河镇中药材香飘万里叫河镇党委书记:以特色产业为桥,铺就群众共富幸福路

碧菡评趣事 2025-10-06 09:27:09

栾川县叫河镇中药材香飘万里 叫河镇党委书记:以特色产业为桥,铺就群众共富幸福路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叫河镇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产业”与“群众”两个关键词。作为乡镇发展的领路人,叫河镇党委书记始终坚信:“特色产业是乡村的‘造血干细胞’,而共富路上,一个村民都不能少。”这份以民为本的初心,正化作推动叫河镇产业兴、百姓富的强劲动力。

谈及产业发展,党委书记总说:“咱们的特色,藏在山水里、埋在土地中,要让‘土宝贝’变成‘金疙瘩’,就得把资源优势攥紧、用活。”作为全国知名的山茱萸之乡,叫河镇没有满足于“产量高”,而是带着村民算“品质账”“品牌账”——从组织农技专家上门指导种植,到推动建立标准化加工车间,再到设计山茱萸文创伴手礼,每一步都想着“让种药材的村民多赚一分”。如今,全镇山茱萸产业不仅带动上千农户稳定增收,更让“叫河山茱萸”的名号越叫越响。

康养文旅是叫河镇的另一张“王牌”,但发展过程中,党委书记始终把“村民愿不愿意、满不满意”放在首位。推进栗树沟康养度假区项目时,他牵头召开多场村民座谈会:“闲置的老房子能换租金,在家门口开民宿能挣收入,年轻人回来做导游、搞服务也有奔头,这才是文旅发展的意义。”最终,80套闲置民居变身特色民宿,帐篷露营地、开心农场成了游客打卡地,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主动返乡,“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挣钱,这样的日子踏实!”一位返乡经营民宿的村民笑着说。就连本地的“牛文化”,也被赋予了新活力——从牛主题壁画装点村落,到开发牛造型手工艺品,文化特色成了吸引游客的“加分项”,更让村民多了一笔“文化增收款”。

“产业再好,若不能惠及群众,就是‘空中楼阁’。”这是党委书记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共富的“蛋糕”越分越匀,叫河镇搭建起“党委牵线、村集体搭台、企业出力、农户参与”的联动机制:企业负责技术和市场,村集体整合土地资源,农户或务工、或入股、或自主经营,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增收角色”。遇到村民有顾虑,干部们就带着政策手册走进田间地头,“你家种两亩山茱萸,加入合作社能享统一收购价;他家有闲置房,改造民宿每年能稳拿租金”,把“收益账”算到村民心坎上。如今,镇上不少村民既有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又有务工的“工资收入”,还有入股产业的“分红收入”,日子过得节节高。

在党委书记看来,共富乡村不仅是“口袋富”,更要“生态美、人心齐”。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他始终守着“绿水青山”的底线,落实“林长制”“河长制”,让叫河镇的山更青、水更绿——毕竟,“只有保住好生态,咱们的中药材才优质、文旅才吸引人,子孙后代才能一直靠这方水土过日子。”而干部队伍的作风,更是共富路上的“保障”:从组织种植培训到帮村民对接销路,从解决民宿经营难题到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干部们把“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用务实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如今的叫河镇,山茱萸满坡、民宿飘香,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甜。正如党委书记所说:“做强特色产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每个村民都能从发展中尝到甜头,让‘共富’二字,真真切切落在大家的日子里。”这既是承诺,更是叫河镇朝着幸福未来稳步前行的生动注脚。

0 阅读:0
碧菡评趣事

碧菡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