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一查吓我一跳! 原来教材早就被“参透”了! ​博主发现,很多英文教材

曼彤说世界 2025-10-06 08:20:31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我一跳! 原来教材早就被“参透”了! ​博主发现,很多英文教材里的配图,组合非常固定,就是东方大国的女孩和黑人男孩。且女孩总是跪着的。 这位博主不是闲得没事刷手机瞎逛,是上周末陪上小学的女儿背英语单词时,手指点到课本里的“帮助同学”插图才愣住的。女儿指着图里的小女孩说:“妈妈你看,她跪地上帮杰克捡笔呢。”起初没当回事,随手翻了翻孩子同桌的课本——好家伙,同一套出版社的另一本,翻到对话页,又是差不多的构图:东方女孩跪着铺野餐垫,黑人男孩蹲在旁边递食物,旁边白人小孩要么站着指挥,要么坐着聊天,姿态全是舒展的。 博主说那天晚上没睡好,爬起来翻了家里存的好几本英语教材,从女儿的小学课本,到侄子的初中辅导书,甚至她自己当年学英语用的老版教材(大概是十年前的版本),越翻越心沉。老版教材印刷糙,图画画得简单,但那种“固定搭配”已经有苗头:比如“做手工”的图,女孩一定是弯腰递胶水,男孩站着接;新版的图精致多了,色彩鲜亮,可构图逻辑没变——东方女孩的姿态永远是低的、辅助性的,黑人男孩的形象虽然频繁出现,却总被框在“与东方女孩搭配”的固定模式里,仿佛这两种身份只能这样捆绑出现。 她一开始以为是自己想多了,特意去学校图书馆查了不同出版社的教材,结果更吃惊:有本挺火的少儿英语绘本,讲“校园活动”的章节,五张插图里三张是这个路数。有位教了二十年英语的老教师跟她说:“以前没太注意,你这么一说,好像真是——当年我带第一届学生时,课本里有张打扫卫生的图,也是中国女孩跪着擦黑板槽,外国男孩拿扫帚站旁边。” 这根本不是“画图省事”能解释的。教材里的每一张图,都是经过编辑、审核层层把关的,别说人物动作,就连衣服颜色都得斟酌。可为什么偏偏在人物姿态和搭配上,就这么“不约而同”?说到底,是某些内容编写者的潜意识在作祟——要么是受了西方文化输出里的刻板印象影响,把东方女性塑造成“顺从、辅助”的符号;要么是觉得这样的搭配“政治正确”,却没意识到,这种刻意的“固定组合”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偏见。 更可怕的是孩子的视角。女儿跟博主说:“课本里的姐姐都这样呀,帮别人的时候就会蹲下来或者跪下来。”孩子不会想太多,可这些图像会像小种子一样埋在心里,慢慢觉得“东方女孩就该是这样的”“黑人男孩只能和这样的女孩搭配”。这哪是学英语?这是在悄无声息地传递一种不对等的身份认知。 博主后来在家长群里发起过一次小调查,三十多个家长里,有二十多个说“好像见过类似的图”,但只有三个人真正留意过人物姿态的问题。这才是最该警惕的——我们总盯着教材里的单词、语法有没有错,却忽略了这些视觉细节对孩子的影响。教材是语言的载体,更是价值观的镜子,镜子要是歪了,教出来的孩子怎么能看到平等、多元的世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1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2
2025-10-06 10:27

这些发毒教材的应该全部杀光三代,让他们三代让重新投胎去国外

不再犹豫

不再犹豫

1
2025-10-06 09:00

我是湖北的,我家小孩今年用的四年级英语教材就不是这样的了。大多数配图都可以中国小孩,还是能看到这个黄衣服的小黑人,但是和他搭配的有男有女,大家都是用平等的姿势在一起学习讨论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