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一家累死累活,靠6块钱的鸡排把景德镇带火,结果本地人反手就用天价住宿把游客吓跑,这操作谁看了不懵? 这招叫请君入瓮。来都来了,总有几个冤大头。我今天在平遥古城,外面写的8元刀削面,进去了给你菜单没有一个下20的,说那个刀削面没,没了,但是有牛肉面。 这种做法的背后是典型的“欢迎光临,欢迎消费”的商业套路。表面看上去,景点商家好像做了不少努力吸引游客进店,价格低廉、看似实惠,实际上却是把游客骗进了一个高价陷阱。吃个8元刀削面,进店一看却变成了“高端”牛肉面,价格直接翻倍,游客再也不敢问价,心里暗自叹息:“既然都来了,就只能花钱了。” 这个现象背后,深藏的其实是对游客的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控。商家知道游客一旦走进了店门,不买点东西心里就会不舒服——这就好比一个人走进商场,不买个衣服就有点“空手而回”的尴尬。于是,店里的服务员会用各种“温柔”的方法逼迫你点菜,你来时是抱着“只看不买”的心态,但最后却还是掏了钱。 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诱人进店”的方式真的是可持续的吗?这看似聪明的经营策略,实则把人情味和诚信抛在了一边。它不仅让游客感受到被利用的无奈,还无形中损害了一个地方的声誉。也许店家短期内能赚点小钱,但长远来看,这种不诚实的商业手段让人心生反感,甚至影响口碑,毕竟谁会愿意再回去被“套路”一次? 更别提那些利用旅游“赚快钱”的住宿价格了。景德镇、平遥这些地方的住宿定价可以说是相当“创意”。本地人把住宿价格定得比大城市还贵,游客到这里时基本是无计可施,除了硬着头皮买单,实在没有其他选择。像这种天价住宿,不仅让游客觉得自己上当了,还让他们心生疑问:“这是哪来的‘景点价值’?真的值得吗?”这种无底线的定价策略,无异于在游客的眼里“打折旅游”的形象瞬间崩塌。 让我们再看一下商家怎么解释这种价格体系。“我们这地儿独特,住宿资源有限嘛!”这种借口听多了,真的想笑。资源有限当然可以理解,但如果这种“有限”仅仅变成了“高定价”的理由,游客又该如何感受呢?就像是在明明可以用一个合理价格提供服务的情况下,却用“有市场需求”来抬高价格,完全不顾及消费者的感受。 对于地方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商家应该清楚,旅游业的核心其实是带给游客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赚钱。试想,如果游客在一个地方住得舒心、吃得愉快、消费也觉得物有所值,那么他们不仅会成为回头客,还会自愿传播口碑,吸引更多的朋友和亲戚来游玩。真正的商机是在建立信任、建立长期关系上,而不是短期的敛财。 现如今,网络的发达让“信息传播速度”变得比过去更快。一旦游客觉得自己被宰了,不满的情绪就会迅速传开,尤其是一些小镇、古城这种旅游热门地点,游客一旦爆发负面情绪,商家的损失可能远比他们能赚到的钱要大。而且,今天的游客也不仅仅是来消耗时间的,他们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期待,心里的不满很容易通过评论、社交媒体等途径广泛传播。做生意,能赚快钱的事是要,但能够让顾客放心、满意回头的“慢钱”才是最值得追求的目标。 如果不想掉入这种“陷阱”,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依靠几个“有噱头的招数”吸引眼球。诚信、透明、公正的定价,才是一个城市长期吸引游客和保持热度的法宝。那些花心思“伪装”的做法,最终只会让游客们的忠诚度降低,让这座城市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变得廉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鸡排哥一家累死累活,靠6块钱的鸡排把景德镇带火,结果本地人反手就用天价住宿把游客
博白计歌
2025-10-06 08:16:50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