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岛一夜变天!美军刚把20枚W93核弹头和高超音速导弹运抵,首次将“核常混驻”前推到第二岛链,B-21轰炸机特遣队也已进驻! 说起来,关岛就像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一颗战略“铆钉”,卡在亚太和大洋深处的中间点,离亚洲大陆三千公里出头,正好是美军 “岛链战略” 里第二岛链的枢纽。 全岛就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军事区,占了四分之一的土地,安德森空军基地的跑道修了三千四百多米,B-52、B-2 这种大家伙想怎么起降就怎么起降,边上的阿普拉海军基地更狠,十八平方公里的内港能停航母核潜艇,油库里十六万吨燃油够一支舰队烧好久。 以前这儿就是美军的 “西太中转站”,现在直接改成了 “前沿火力巢”,性质完全变了。 而那 20 枚 W93 核弹头,可是美国四十年来头一回从零开始攒的新家伙,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得意之作。 跟老核弹头比,这玩意儿简直是 “智能杀手”—— 用了钝感高能炸药,就算摔一下撞一下也不容易炸,安全性上去了,但狠劲儿一点没减,爆炸当量能从 10 万吨调到 47 万吨 TNT,想炸小目标精准打击,想掀翻大片区域也够用。 更要命的是精度,以前的老弹头误差能有三百多米,这玩意儿能做到米级瞄准,配上潜射导弹或者轰炸机,指哪打哪不是吹的。 美军把这东西往关岛挪,等于把 “随时能扔的核弹” 架到了亚太门口,以前这种级别的核威慑都藏在本土或者核潜艇里,现在直接摆到第二岛链,这威慑距离一下缩短了几千公里。 这玩意儿速度能飙到十马赫以上,也就是每小时一万两千多公里,从关岛飞出去,不到十分钟就能摸到周边海域。 现如今,美军开始搞 “核常混驻” 的新花样——把 W93 这种核弹头,跟 AGM-183A 这种常规高超音速导弹往一个基地里塞,甚至可能让同一架轰炸机既能挂核弹又能带常规弹。 这就有点“坏规矩”了,以前核武和常规武器分得清清楚楚,对手一看装备动向就知道美军想干嘛,现在这界限全模糊了。 万一哪天美军的轰炸机挂着弹飞过来,谁能确定里头是常规弹头还是能炸平一座城市的核弹?这种 “模糊威慑” 最容易擦枪走火。 要知道,这可是美军头一回在第二岛链搞这种操作,以前顶多在欧洲搞搞核共享,现在直接把这套危险玩法搬到了亚太,这不是挑事吗? B-21轰炸机的进驻更是完善了这一体系,这可是美军号称 “能突破任何防空网” 的新家伙。跟老款 B-2 比,B-21 造价砍到了 6.5 亿美元,只有前者的四分之一,生产线现在能做到 “三天一架”,计划要造一百多架,完全能玩 “蜂群战术”。 安德森基地早就偷偷扩建了加固机堡和燃料库,就等着这玩意儿来。别小看这轰炸机,弹舱里既能挂 6 枚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射程直接覆盖关岛到夏威夷,也能挂反舰弹道导弹,专门盯着航母打。 从关岛起飞,半天就能把整个亚太海域扫一遍,再配上地上的核弹和高超导弹,等于美军在第二岛链建了个 “快速打击中心”,想打谁、用什么打,全由他们说了算。 美军这么折腾,说白了就是在 “以退为进”。第一岛链的那些基地,离得太近,早就处在各种导弹的覆盖范围内,不安全了,所以才往关岛退,想把这里打造成 “第二岛链堡垒”。 不过,美军自己也心虚,关岛这地方纯属 “攻强守弱” 的花架子。他们虽然砸了一百多亿美元建防空系统,弄了 “萨德”、陆基 “宙斯盾” 还有新的相控阵雷达,前段时间还搞了个弹道导弹拦截测试,但明眼人都知道那是 “开卷考试”,用运输机抛射靶弹,跟实战差远了。 现在又堆了这么多核弹和高精武器,关岛等于成了个巨大的 “活靶子”,岛上的老百姓天天提心吊胆,这哪是建堡垒,分明是把家安在了炸药桶上。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波部署针对性极强。咱们的东风 - 26D 导弹,射程刚好能覆盖关岛,被称为 “关岛快递”,美军这是摆明了要跟咱们掰手腕 —— 你能打我,我就把更狠的武器摆上台面。 可这种 “军备竞赛” 只会把地区局势拖进死胡同,美军口口声声说要 “维护地区稳定”,可把核弹和高超导弹堆到第二岛链核心,这分明是在激化矛盾,把西太平洋变成他们的 “战略棋盘”。 所以,美军越是把威慑往前推,咱们越得扎牢自己的篱笆,东风系列导弹的不断升级、反隐身技术的突破,都是对这种霸权行径的最好回应!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