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输了, 中国大满贯得了亚军。 我心里有点难受。 因为我是希望莎莎赢的。 莎莎是不是累了? 或者莎莎心理还是不够强大? 看了王曼昱赢得冠军后的欢呼状态,感觉大家都以赢了莎莎为荣。 王曼昱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捧着冠军奖杯,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她说这次能赢,是因为“心态摆的比较好”,把自己放在“挑战者的姿态”去拼莎莎。 这番话道出了竞技体育的残酷真相——顶尖选手间的较量,技术差距早已微乎其微,胜负往往悬于一线之间,那就是心态。 回想三个多月前的多哈世乒赛,孙颖莎和王曼昱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决,莎莎在决胜局5:7落后的危急关头,居然连得6分实现逆转,成功卫冕。那时的她,心理素质强大到令人惊叹。 球迷们的担忧不无道理。莎莎近期的身体状况,确实让人心疼。 从今年六月开始,粉丝们就发现她的高低肩问题变得严重,右肩明显比左肩低了不少。这是常年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积累的伤病在悄悄作祟。 更令人揪心的是她左小腿上那片“已经消不下去”的深紫色淤青。前国乒队员刘丁硕在直播中透露,这是莎莎长期高强度训练发球跺脚导致的。 莎莎自己曾坦言:“对手都拼得很凶,都是全力以赴没有包袱的”,这和以前打比赛的感受完全不同。 作为世界第一,每个选手面对她都会全力以赴,这种被冲击的感觉和巴黎奥运周期截然不同。 今年七月在美国大满贯的表现更是印证了这点。前两轮比赛她就打得磕磕绊绊,面对非顶尖选手时多次陷入被动,反手失误率比平时高出23%。 一位跟队记者曾开玩笑说莎莎“兜里常年揣着冰袋”,和别人讨论奶茶、蛋糕没关系,“冰袋才是她的甜品”。 莎莎的成长我们有目共睹。多哈世乒赛女单决赛后,她流泪了,坦言这是“自己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比赛后立刻表现出这种情绪”。 她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所有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想起了“这段时间的起起伏伏、比赛中的种种困难”。 这种情绪的自然流露,不是心理脆弱的表现,恰恰说明她对乒乓球倾注的深厚情感。 莎莎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面对外界的期待和自己的期待,她有着独特的平衡之道:“这么多人支持我,期待我有好成绩,我自己也希望自己赢得比赛,但这些期待我不会带到赛场上”。 “赛场上的我,就最简单地打球,就是保持一颗简单的心,去打好我的比赛。” 她明白说出这些很简单,真正做到非常难,但“正是因为难,而你却做到了,所以你能成功”。 莎莎的职业生涯,仿佛一场漫长的长跑,偶尔的减速不是退缩,而是为了积蓄力量迎接下一段征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谈到这次中国大满贯已经打到决赛了孙颖莎有话要说:这站比赛,邱贻可指导都没有
【3评论】【2点赞】
江山翁
感觉孙颖莎都没有发力。
用户10xxx89
每次都冠军 会出现审美疲劳的 看全运会了
用户10xxx89
应该休息一下
江山如画
原来内部规定一直让必须让,这一次不想让了而已!无所谓大不了退役![滑稽笑]
UC网友21xxxx3698
是哦是哦,王曼昱只打了一场决赛,体力好得很[抠鼻]
火鸡味锅巴
互相太熟悉,没有绝对的差距
萧峰
你的希望跟现场那么多追星的小女生一个样,山呼海啸起不了什么太大作用!都是中国选手,你难受哪门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