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把战斧巡航导弹给乌克兰。战斧射程1500到2400公里,能直接打到莫斯科郊区,特朗普将在未来几天拍板,钱却由欧洲先垫,欧洲买完再转送给基辅,等于美国出枪、欧洲买单、乌克兰扣扳机,一条火线朋友圈瞬间拉满。 这场冲突从2022年2月爆发以来,美国的援助模式一直以间接方式为主,避免直接卷入。白宫通过国会批准多项军事援助法案,总额已超数百亿美元,但绝大部分资金用于本土军工生产。比如,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军火海外销售额增长49%,其中对欧洲出口占比63%。这些援助看似支持乌克兰,实则刺激本土就业和企业订单。雷神和洛克希德·马丁等巨头从中获利丰厚,生产线加速运转,部件组装效率提升。特朗普上台后,继续强调美国不直接出资,而是推动北约盟友承担费用。这种策略源于其竞选承诺,旨在减少美国纳税人负担,同时维持对俄施压。结果,援助链条形成闭环:华盛顿提供武器设计,欧洲解囊采购,乌克兰在前线消耗。这不只是一场地缘博弈,更是经济利益的精密布局。欧洲国家虽有不满,却因安全依赖而难以抽身。乌克兰则在武器升级中寻求喘息,俄罗斯的反制措施逐步升级,整个局面像一张拉紧的网,谁都挣脱不开。 9月29日,万斯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直言,白宫正认真考虑乌克兰的战斧导弹请求。这种导弹射程1500至2400公里,低空飞行可绕过雷达,战斗部重达450公斤,能精准摧毁加固目标。从乌克兰西部发射,可轻松覆盖莫斯科郊区乃至圣彼得堡周边。特朗普预计几天内做出最终决定,但资金来源已明确:通过PURL机制,由欧洲国家先行出资采购,再转交基辅。这机制是北约新创的协调渠道,第一批5亿美元援助已于9月中旬运抵乌克兰。荷兰出资5.9亿美元,德国承诺5亿欧元,瑞典2.75亿,挪威1.35亿,丹麦9000万。加拿大和爱沙尼亚也加入,总额超20亿美元。表面看,这是盟友间互助,实则美国坐收渔利:武器从本土工厂出产,欧洲买单,风险全推向前线。这种分工让援助更高效,却暴露了权力不对等。美国无需动用库存,就能通过销售维持军工活力。特朗普8月底公开表示,美国将停止直接资助,转由欧洲全额支付。这番话落地后,欧洲外交官频繁磋商,预算调整频繁。 欧洲在这一链条中扮演着尴尬角色。作为北约核心,他们的安全伞高度依赖美国,却不得不为援助埋单。欧盟总援助承诺已达2160亿美元,其中部分源于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计划贷给乌克兰1400亿欧元。这笔钱几乎等于乌克兰一年GDP,但欧洲自身通胀高企,民众抗议频发。德国的重新武装计划投资1500亿欧元,本意是推动防务自主,却仍需遵守美国武器标准和维护规范。结果,花钱买装备,还得听从华盛顿的节奏。PURL机制虽加速了交付,但本质上是欧洲的“专用账户”,资金直流美国供应商。荷兰和德国等国议会辩论激烈,议员们权衡地缘风险与经济压力。北约秘书长鲁特公开表态,盟友将继续出资支持美国武器运送。这反映出欧洲的无奈:不掏钱,怕俄罗斯压力全落头上;掏了钱,又伤及民生。特朗普的政策变相逼迫欧洲加码,援助总额虽大,却让布鲁塞尔疲于应对。乌克兰拿到武器,能否扭转战局? 俄罗斯对战斧导弹的潜在供应反应强烈。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强调,需要分析导弹发射是否涉及美国人员,以及目标数据来源。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警告,欧洲无力承受与俄对抗,但意外风险始终存在。去年11月,乌克兰首次使用ATACMS导弹打击本土后,俄罗斯即更新核威慑政策,普京签署总统令,将使用门槛降低。战斧的威胁更大,其射程覆盖俄罗斯核心区,防空系统如S-400需大幅扩展覆盖。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上指责北约借乌克兰推进对抗。俄罗斯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称,任何协助发射的美国专家将成为目标。尽管常规力量消耗严重,兵员和装备吃紧,但莫斯科强调不对称回应选项,包括网络攻击或更猛烈常规打击。佩斯科夫认为,即便战斧到位,也难逆转前线动态。这番表态显示,俄罗斯视此为红线,升级概率随之升高。特朗普的特使凯洛格称,乌克兰应获准深层打击。但普京上月峰会后拒绝停火,让华盛顿转向强硬。整个回应链条,凸显大国博弈的脆弱平衡。
9月29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把战斧巡航导弹给乌克兰。战斧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05 20:47:18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