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真该管住自己的嘴了,又闹了一个大乌龙。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9月25日那天,佩通坦去监狱探望了父亲。她出来后,显得非常高兴,并且马上向外界透露了一个消息。她说,监狱方面已经给她父亲安排了一份工作,是去管理一个负责清理曼谷下水道的小组。 泰国政治从来不是简单的家族传奇,而是层层叠加的权力博弈。他信作为前总理,其生涯充满争议,从2006年政变被赶下台,到2023年回国后迅速卷入司法漩涡,都反映出军方与亲民阵营的长期对峙。2024年8月,他因旧日腐败案被判一年监禁,入住曼谷郊外克隆普伦中央监狱。这座监狱关押着数千犯人,日常运作严格,囚犯需遵守观察期才能参与任何外部活动。他信入狱后,家族成员轮流探视,试图通过合法渠道改善其处境。佩通坦作为女儿兼总理,本该更谨慎处理此类事宜,却在9月25日的探视后,直接对外爆料。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急切,更暴露了西那瓦家族在高压环境下的策略失误。泰国司法体系本就复杂,任何涉及高调人物的安排,都容易被解读为特权。监狱公共服务项目虽存在已久,但资格门槛高,新犯人至少需满月观察。这起事件提醒人们,政坛消息的传播,总需权衡时机,否则小事变大祸。 佩通坦的宣布看似无心,却迅速点燃舆论。监狱方面称,他信只是自愿申请监督下水道维护小组,该小组由服刑人员组成,负责曼谷排水系统的定期清理。这类工作源于市政需求,每年雨季前需疏通数百公里管网,避免洪水泛滥。但官方很快澄清,他信尚未符合条件,因为入狱仅两周,远未到评估期。矫正部门发言人强调,所有申请须层层审批,包括健康检查和风险评估。佩通坦的言论虽出自好意,却忽略了程序细节,导致外界猜测这是否是家族影响力在作祟。泰国媒体争相报道,社交平台上评论两极:支持者视之为人道关怀,反对者则指责不公。类似乌龙并非首次,西那瓦家族多次因言论失当陷入被动。这反映出泰国政治生态的微妙,亲民派需在法律框架内求变,却常因急于回应民意而踩雷。事件曝光后,监狱方为避嫌,只能暂缓原计划,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回顾他信的狱中处境,这个乌龙只是冰山一角。入狱后,他信的生活受限,但家族未放弃争取减刑或外部参与的机会。下水道监督本是标准公共劳动,可换取积分,适合年长犯人发挥管理经验。他信76岁高龄,过去从政经历丰富,本可胜任协调角色,却因提前泄露而泡汤。矫正部门数据显示,此类项目已运行多年,参与者每日外出数小时,监督者只需现场指挥,避免体力消耗。但规定严苛,新犯人需证明稳定表现,方可获批。这起事件凸显泰国监狱改革的滞后,一方面强调公平,一方面又留有弹性空间。佩通坦的举动虽接地气,却忽略了官僚体系的刚性。泰国政坛常有此类插曲,家族领袖的每一步都牵动大局。西那瓦阵营需反思,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只有耐心布局,方能化解危机。 与此同时,他信的另一桩法律纠葛迎来转机,却也暴露泰国司法的多头干预。2015年,他在韩国媒体采访中提及2006年政变时枢密院某些成员的角色,此言被检方解读为藐视君主,提起指控。案件拖延近十年,到2024年8月22日,刑事法院驳回起诉,认定言论针对个人而非君主本人。9月26日,检察总长办公室以7比2票决定不予上诉,这卸下他信一重包袱。泰国藐视法严苛,最高可判15年,已成政治工具,近年超280起案件多用于压制异见。但他信案的胜诉,显示证据不足时司法仍能公正。国家反腐败委员会仍有权在10月1日前介入,若抗诉则程序延续。这种设计看似保障,却常为保守势力提供干预渠道。泰国政治的复杂性,就在于此类机制,总让结局悬而未决。 他信的狱中日子虽平静,却未脱离政治漩涡。入狱判决源于旧案未执行部分,减刑后仅一年,但需在监狱完成观察。家族申请皇室赦免已递交,律师团队积极运作。佩通坦作为总理,需平衡家族事务与国家治理,双重身份加剧压力。泰国经济低迷,边境争端频发,她本该专注民生,却因父亲事件分心。这起乌龙虽小,却折射大问题:领袖言论的边界在哪?西那瓦家族的韧性源于草根支持,但也因高调作风招致反弹。泰国社会分裂已久,红黄阵营对立,任何家族动作都易被放大。事件后,佩通坦未公开回应,仅通过渠道澄清,但损害已成。政坛老将需学乖,话多易出错,方能长久立足。 泰国政治的魅力在于其戏剧性,他信从流亡到回国,再到狱中“就业”,每一步都牵动人心。这个下水道乌龙看似笑谈,却揭示权力真空下的生存之道。西那瓦阵营需从中学到,透明与谨慎并重,方能避开陷阱。未来,他信的减刑前景仍不明朗,家族政治路漫长。佩通坦的领导力,也将经此考验。泰国民主进程曲折,但民意总在悄然推动变革。
佩通坦真该管住自己的嘴了,又闹了一个大乌龙。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9月25日那天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05 20:46:58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