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解放军人数为啥庞大。 五十年代解放军二百多万人,七十年代解放军人数

六、七十年代,解放军人数为啥庞大。 五十年代解放军二百多万人,七十年代解放军人数一度超过六百万,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生产建设兵团的扩张和撤销,都让军队员额大量增加 六十年代前期,中国只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来建设兵团增加到十余个。建设兵团的兵团和师级干部主要来自部队。许多团职领导也是现役军人。中、高级军官的的勤务辅助人员,也是现役军人。各建设兵团有军务职责,尤其是边海防地域,要抽大量的现役军人训练管理,还要用现役军人掌管维护修理武器弹药和军事设施。把部队人抽走了,就得补充。 建设兵团隶属各大军区,大军区要设立相应的业务部门配备业务人员处理指导兵团的生产经济社会事务。兵团还设两级军事法院。 兵团有脱产守边防单位,叫值班部队,新疆兵团就有好几万人。七五年前后,各兵团亏损严重,成为解放军财务负担,影响军队发展建设。军委和国务院研究决定解散所有建设兵团,交地方政府。兵团里的现役军人回部队,兵团的值班部队大部分也转为解放军。兵团值班部队若解散,军队就得组建部队接替其防务,熟悉适应也要过程。把兵团值班部队转为解放军最稳妥,也为地方减轻包袱。兵团值班部队的指战员都是国家干部职工,拿级别工资。他们之前不生产,交给地方,不好安排工作,工资照发是负担。转为解放军,当战士的每月发几块钱津贴。那年头,许多企事业单位拿工资的人都踊跃参军,到部队拿几块钱津贴。 二,武警番号取消,转为解放军 武警的前身先后叫公安军和公安部队,有几十万人。文革前武警番号取消,任务和职责并没有取消,转入解放军后继续履行职责。 三,组建新军兵种 六十年代,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号称二炮部队,二炮开始弱小单薄,逐渐发展壮大,人数也越来越多。解放初中国一穷二白,许多装备不能生产,陆军步兵占绝大多数。后来中国国防工业迅速发展,自己能造飞机舰艇了,海空军人数势必增加。陆海空军顺势增添新兵种。像陆军航空兵。海军核潜艇兵海军陆战队空军导弹部队。增加兵种自然增加员额。 四,合成化 随着国防工业的发展进步,为了国防需要,陆军各军师团的炮兵坦克兵汽车兵份额大幅度增加。以前一个师作战部队是三个步兵团,这时候还会有炮兵团装甲团或坦克营。步兵团或营也设置了装甲火炮重机枪分队。这期间陆军战术单位由于有大量技术火力分队,规模和人数比传统军师团多不少。 五,大量军人从事农牧业生产 六、七十年代,许多部队有自己的农场牧场鱼场,为部队提供蔬菜和副食品。农场主要生产冬储的土豆萝卜大白等。有些部队还有自己的福利工厂。在这些生产单位工作的都是现役军人。 六,修铁路和国防工程 那时搞三线建设,大批工厂搬进内地深山里,需要修铁路公路。铁道兵和工程兵的数量大增。修国防公路和防御工事,工程兵不够用,往往调集民工。啃硬骨头需要吃苦耐劳有经验和技术的民工,便入伍。 七,支左军管 文革时期,抽调大量军人进驻地方各级领导机关、院校事业单位,重要国营企业也派驻军人。大部分省地县级革委会主任(一把手)由军官担任,企事业单位同样。部队抽人后得及时征补。七五年左右,军管人员返回部队。支左军管,无疑增加了军队员额。 八,平反复职安排 文革前后,不少军人被处理或靠边站疏散离开军队。七十年代平反复职或解放回归部队,安排相应的职务安慰。许多单位正职只有两个,副职几十个。有职位,就要配备相应的勤务和秘书。部队得增加人手。这些人员的子女亲属当初受连累不能参军,现在予以参军。 九,优待优抚安排 以前有传言,那年代军人牺牲,军官才发几百块钱抚恤金,战士更少,其实没有这么冰冷。军官牺牲,有子女配偶的,地方上优待照顾。战士牺牲,部队会把他们的兄弟姐妹或亲属招进部队,照顾学医学技术,成为志愿兵。那时候医疗条件差,有些军人修隧道,上高原或劳累病故。当然有对台湾敌特战斗牺牲。 十,文艺体育宣传队伍庞大 六、七十年代,军区军兵种有歌舞团话剧团甚至戏曲剧团和杂技团。省军区有文工团。师级有专业演出队。团级有业余文艺宣传队。演职人员甚多,不少是娃娃兵。大军区有机关报甚至有文学期刊。省军区和野战军有军报。师团也办自己的铅印或油印小报。营连少不了墙报和板报。这些都需要人员。当时,部队体育人员众多。如今许多文职人员,当时也算现役军人。 六、七十年代,给人印象深的是各地部队医院多。部队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设备比县人民医院好,手术尤其厉害。医院多了,现役军人自然多。 十一,备战扩容 六、七十年代,苏联和印度威胁中国的安全,蒋介石经常派特工伞兵袭扰沿海大陆,金门天天打炮。解放军为了应付侵略和袭击。新组建了许多陆军师海军守备师和边防团。这是部队员额增加到主源。 十二,防御工程设施守卫维护 当时,为了反侵略,对付台湾返攻大陆,构筑了大量国防工程。这些工程不但需要兵力维护巡查,更要保密。要兵力保卫防控,禁止外人走近窥探拍照。 那时部队处在骡马化摩步花过渡期,机械化程度不高,只能投入大量人力。

0 阅读: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