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潮”席卷而来:为什么我们连走亲戚都觉得累? 记得小时候,一听要去亲戚家,立马蹦得老高。一路上风吹在脸上都是甜的,还没进门就闻见灶台上的饭香,表哥表姐早早在院坝里招手,那份热乎劲儿能惦记好几天。 可现在呢?家族微信群静悄悄,过年走亲戚像完成任务,坐下刷手机比说话的时间多。亲戚问“结婚没”“工资多少”,我们答得小心翼翼,生怕踩雷。 不是人情淡了,而是我们都活累了。过去串门是唯一的娱乐,如今手机里有全世界。更关键的是,亲戚的关爱方式没变,可年轻人的生存压力早已翻天覆地——加班、房贷、催婚,谁还有精力应付“灵魂三问”? 这背后,是从“血缘社交”到“精神社交”的转变。我们并非冷漠,只是更珍惜同频的相处。与其尬聊,不如在知己群里吐个槽,和兴趣相投的朋友爬山露营。 但偶尔还是会怀念,那个没有Wi-Fi的下午,一大家子围坐着剥花生,笑声能穿透整个巷子。有些东西,或许只能在回忆里保温了。 血缘未断,但语境已失。这大概就是时代给我们这代人出的新考题吧。
大家小时候都这么虎的吗!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