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发现不对劲了! 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这张医药牌才真叫致命,美国的救命药原料几乎全攥在咱们手里! 先说大家最熟悉的抗生素,美国医院里打针用的那些常用款,78%的原料生产质控都得靠中国盯着。 这话啥意思?就是从原料生产到质量把关,每一步都离不了中国企业,他们自己根本没法保证药效和安全。 更别提那些日常用的药了,像布洛芬这种退烧药,90%的原料药来自中国,对乙酰氨基酚更是70%靠咱们供应,就连手术室里防止血栓的肝素,那可是住院病人的“救命针”,美国每年1200万住院患者离不开它,这药的核心原料几乎全是中国生猪肠道提取物,别的国家要么规模不够,要么成本太高,根本没法跟咱们比。 再说说癌症病人的命门——化疗药,92%的基础原料最后一道纯度把关看中国脸色,这事儿有实打实的例子。 2023年美国铂类化疗药短缺闹得沸沸扬扬,27个癌症中心里25个缺卡铂,19个缺顺铂,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心没法按原方案给病人治疗,估计影响了10%到20%的癌症患者。 为啥会缺?因为印度药厂出了质量问题停产了,而印度那些药的原料,说到底还是从中国进的。 最后美国没办法,只能急急忙忙给中国齐鲁制药发紧急邮件求帮忙,那些顺铂注射液连英文标签都来不及贴就赶紧运过去救急,这场景多讽刺,号称医疗水平顶尖的美国,居然得靠咱们“裸装”的药救命。 咱们能攥住这张牌,根本不是抢来的,是美国自己把路走窄了。 这些年他们一门心思搞高利润的专利药,把不赚钱的原料药生产全往外搬,导致本土产业空心化。想重建工厂?没个五到十年根本不行,还得砸几十亿美元,光FDA的审批就能卡好几年。 更关键的是成本,咱们生产的阿莫西林原料药价格只有美国本土的三分之一,人力成本更是只有他们的八分之一,真建起来了,药价得翻好几倍,最后还是美国老百姓买单。 有人说美国可以找印度替代,这想法太天真了,印度所谓的仿制药优势,全是建立在咱们的原料基础上,他们70%的抗生素原料药都得从中国进口,个别种类甚至90%都靠咱们。 2023年印度药厂出问题断供,美国立马就慌了,这就说明所谓的“供应链多元化”就是个幌子,不过是多了个中转站而已。 这些年中国在FDA注册的原料药厂商越来越多,而印度企业因为质量问题频频被踢出去,谁靠谱一目了然。 跟稀土比起来,这张医药牌威力大多了,稀土影响的是军工和高科技制造业,短时间内不会直接要命,可医药不一样,断供一天就可能出人命。 美国药典2025年刚出了份“脆弱药品清单”,100种高风险药物里71%是注射剂,全是医院离不了的必需品,这些药的原料十有八九都跟中国有关。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医生都担心,要是供应链断了,24小时抗生素就耗完,72小时手术都得停,这可不是吓唬人,是真真切切的危机。 咱们现在没动这张牌,不是没实力,是讲道义,医药关乎人命,随便管控会被人抹黑不人道,而且现在全球医药产业链早绑在一起了,咱们不光出口原料,还卖制药设备、搞技术交流,没必要把路走死。 但这可不代表咱们没底气,就像业内人士说的,稀土断供已经让西方产能停摆,再亮药品牌就是绝杀,咱们要的是谈判桌,不是屠宰场。 美国那些政客不是没试过硬气,2019年特朗普想对中国药品加征关税,最后还是算了,因为算过账,加税之后患者每年得多花五百多亿美元,药价涨12.9%,老百姓肯定不答应。 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命门被捏住了,可就是没办法,这就是产业分工的结果,是他们自己放弃了原料药生产,现在想回头根本来不及。 现在美媒终于反应过来不对劲了,可早干嘛去了?咱们能把医药供应链做成王牌,靠的是几十年的产业链积累,靠的是严格的质量管控,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这些都不是别的国家能随便替代的。 这张牌攥在手里,不是为了跟谁较劲,是为了在国际博弈中多一份底气,让那些总想卡咱们脖子的国家知道,大家是相互依存的,真要撕破脸,他们损失的可能是老百姓的命。 说到底,美国医药供应链的脆弱,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咱们只是守住了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 这张王牌不用则已,一旦用起来,可比稀土疼多了,因为它直接连着千百万美国患者的心脏,谁也耗不起。
美媒发现不对劲了! 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
万事浮华
2025-10-05 11:46: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