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华龙毅被美军战机击落,身负重伤降落在一个山头,就在这时,四架敌机突然一起朝他冲了过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华龙毅,原名阎童生,生于山西定襄的一个满族家庭,上世纪30年代末的中国,正遭遇着战火的侵袭,故乡被日军占领,家园破碎,年幼的华龙毅亲眼目睹了那段历史带来的痛苦和磨难,那时,他的心中早已埋下了为国家、为人民捐躯的种子。 1938年,华龙毅年仅16岁,在家乡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他毅然投身八路军,随部队一起打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个决定,或许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历经战斗,付出了数不尽的努力,他逐渐积累了军事经验,也锤炼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建设强大的空军,华龙毅看到这个机会,主动报名参加了空军的建设工作,从一名普通步兵转变成了飞行员,1951年,华龙毅加入了志愿军空军第4师12团,驾驶米格-15战斗机,为保卫祖国的蓝天而战。 1951年10月16日,恶劣的天气下,华龙毅飞行员的处境并不轻松,厚重的云层遮蔽了天空,视线几乎为零,通讯设备也突然失灵,尽管如此,他仍然按部就班,坚守着空中的预备队任务,天色昏暗,飞机的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声,空气中的紧张感愈发浓重。 就在华龙毅在云层中盘旋,等待与队友汇合时,突发事件打破了宁静,耳机中传来战友的呼救声,他的目光迅速锁定了战场——一架我方米格-15正被十几架美军F-86战斗机围攻,局势危急,友机随时可能被击落。 没有丝毫犹豫,华龙毅立即做出反应,俯冲向战斗圈,他一边紧握操纵杆,一边用眼角瞄准敌机,果断开火,两架敌机被击落,友方受伤飞机趁机脱险,带着黑烟和窟窿,成功撤回云层中,但就在这一刻,麻烦却随之而来,14架F-86迅速转向,围住了华龙毅的飞机,形成了一个铁桶般的包围圈。 面对这种几乎没有生还可能的局面,华龙毅没有慌张,他在战斗中积累的经验让他冷静下来,他深知F-86虽然速度较快,但在密集队形下,机动性大打折扣,他巧妙地利用敌机的集结,时而飞向高空,时而急转弯避开敌人的攻击,逐渐将敌人扰乱,逼得对方阵型四分五裂。 就在这时,他的飞机被敌方的机炮击中,左臂的剧痛让他无法控制住身体的抖动,飞行员的座舱内血迹斑斑,血从额头滑落,他试着调整飞机的姿态,心里却明白,自己的米格已经无法再维持多久,但他紧咬牙关,没有丝毫想要放弃的念头。 “不能撤!敌人追得越紧,我就要拖住他们越久,”他心里想,意识到敌人急于捕捉他,他决定用自己的“死命拼搏”来引诱敌机犯错,为了拖延时间,他一会儿贴地飞行,一会儿急速上升,时而飞入云层,时而低空急转,尽力耗尽敌人的耐心。 突然,他瞥见右下方有两架敌机准备从后方偷袭,他迅速调转机头,猛地冲下,精准击中一架敌机的尾部,将其击落,然而,米格的战斗力已接近极限,他听到座舱外传来轰鸣声,飞机剧烈震动,敌人的炮弹再次击中了机身,机头无法控制,飞机如同一颗即将坠落的流星,失去了方向。 此时,华龙毅知道,他再也不能坚持下去了,他眼睛盯着高度表,等待着合适的跳伞时机,终于,当飞机高度降至一千米时,他毅然启动弹射装置,身体被强烈气流冲击着,降落伞慢慢张开。 随之而来的是剧烈的疼痛,他左臂、右腿的伤口随着每一次颤动都让他痛得几乎失去意识,即便如此,华龙毅依然坚定地望着远方,不惧生死,降落后,他落在了朝鲜的白云山上,四肢无力,血肉模糊,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战友们会来救援。 原来,志愿军接到报告,得知有飞行员跳伞,他们与朝鲜当地百姓联合,点燃火把,跨越重重艰难的山地,找到了华龙毅,伤情严重的他被迅速抬上担架,送往野战指挥所,途中,志愿军战士们用棉被为他取暖,给他递热水,尽力保护他不失血过多。 最终,华龙毅被送进39军的紧急医疗点,医生们为他进行了快速处理,左臂的伤势严重,止血后,军医不得不暂时进行包扎以应急处理,华龙毅的伤口令人心惊,但他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身边的战友打趣:“要是你们再晚一步,我可能真要和敌人‘聊聊’了,” 几天后,华龙毅恢复了些许体力,得到了部队的表彰和关心,在指挥部的会面上,战士们高喊:“空军万岁!”这一刻,华龙毅的英雄气概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对于他来说,荣誉和功劳并非最重要,他只想看到祖国繁荣富强,看到自己和战友们的信念得以延续。 时间一晃,华龙毅的伤势逐渐恢复,他的英勇事迹在志愿军中广为传颂,1951年11月,他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这场惊心动魄的空战成为了中国空军历史中的一段传奇,即便是岁月的流逝,华龙毅的事迹和精神,依然在后来的战士心中如烙印般难以磨灭。 信息来源:【空军英雄故事】华龙毅——孤胆雄鹰斗群狼(二)——龙河微党建
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华龙毅被美军战机击落,身负重伤降落在一个山头,就在这时,
青霭悟禅机
2025-10-05 03:40: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