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慌了,表示北极航线不安全,也不环保,不想让中国侧重于这一条航线。 ​​说

曼彤说世界 2025-10-05 01:20:23

新加坡慌了,表示北极航线不安全,也不环保,不想让中国侧重于这一条航线。 ​​说实话,新加坡能考虑的所有,中国早已经考虑到了。北极航线不受苏伊士运河的制约,现在最大的集装箱船运量约为2万多个,如中国的实力,肯定会有破冰船破冰的,所以说冬天结冰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说穿了,新加坡这慌劲儿,根本不是替北极操心,是怕自己的“饭碗”被碰。你想啊,新加坡能成为“亚洲航运十字路口”,全靠马六甲海峡这根“金扁担”——全球1/3的海运石油、近半数的集装箱都从这里过,每年超10万艘船要在新加坡港补给、挂靠,单是港口作业收入就占了新加坡GDP的7%,更别说带动的物流、金融、船舶维修产业链。要是北极航线真热起来,这条“扁担”就得变轻。 去年上海有家物流公司试过水,用破冰船护航把一批家电从宁波港运到德国汉堡,走北极航线比绕苏伊士运河少了3000多海里,时间从35天压到22天,光油钱就省了180万美金。这还不是个例,中俄合作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这两年通过北极航线往中国运了超2000万吨液化天然气,冬天也没耽误——咱们的“雪龙2号”破冰船,能在1.5米厚的冰层里开,船头那套“全回转推进系统”,连碎冰都能直接搅开,哪来的“不安全”? 至于“不环保”,更是站不住脚。苏伊士航线要绕道非洲好望角附近,来回多跑几千海里,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得增加25%以上。北极航线直来直去,上海到鹿特丹的航程缩短近40%,碳排放自然降下来。国际航运协会去年做过测算,要是北极航线承担全球15%的亚欧海运,每年能少排1.2亿吨碳,比新加坡全国一年的碳排放量还多。 新加坡心里门儿清,自己的优势就卡在“地理位置不可替代”上。这些年为了保住马六甲的地位,又是砸钱扩建港口,又是和周边国家搞航运联盟,就是怕被新航线分流。2023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3700万标箱,其中近六成是亚欧航线的货物——真要是北极航线常态化运营,这些箱子里哪怕有10%转走,对新加坡都是不小的冲击。 可中国从来没说要“放弃马六甲”,搞北极航线只是多一个选择。就像家里买菜,不能只盯着一家菜市场,多逛个摊位才能货比三家、不受拿捏。咱们在巴基斯坦建瓜达尔港、在希腊投比雷埃夫斯港,再加上北极航线,都是为了让航运路线更稳当,毕竟2021年苏伊士运河堵船那回,全球供应链停摆一周,咱们的出口企业损失了多少订单,谁都忘不了。 新加坡与其担心中国侧重北极航线,不如想想怎么提升自己的服务。毕竟北极航线冬天结冰期还得靠破冰船,苏伊士运河的全年通航优势还在。真要是靠“说不安全”“说不环保”来拦路,怕是拦不住全球航运追求效率和低碳的大趋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