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中美只有一件事,是真正的竞争关系,我们过去老是说,中美不是竞争关系,现在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10-05 00:47:19

高志凯:中美只有一件事,是真正的竞争关系,我们过去老是说,中美不是竞争关系,现在扭扭捏捏的说,中美之间有一点点竞争关系。 说他为什么这么说中美竞争,得从他的经历说起。他早年做翻译,那时候中美刚建交没几年,官方总强调合作共赢,谁也不提竞争两个字。就像他自己讲的,以前老是说中美不是竞争关系,生怕一说就闹僵。现在呢,美国那边从特朗普开始,到拜登,继续加关税、搞科技封锁,慢慢承认有点竞争味道了,但还扭扭捏捏,不敢直说。 高志凯觉得,这其实挺滑稽的,因为两国体量这么大,早晚得碰上,但真正能叫竞争的,就那么一件事儿: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要是美国非要把自己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硬塞给中国,或者中国反过来推销自己的,那才叫真格的较量。其他方面呢?经济、科技、贸易,说白了就是正常国家间的事儿,你追我赶,谁也别想独霸。 拿经济来说,中国现在用购买力平价算,已经是美国的130%到135%了,这数据摆那儿,美国人心里门儿清,但他们不服气,总想通过关税壁垒卡脖子。 高志凯在论坛上说过,中国坚决护着自由贸易,这不是空话,过去40年中美贸易额从几乎零到现在上万亿,就是靠这个。特朗普那会儿加税,中国反击,但没乱来,就是对等原则。美国企业其实也离不开中国市场,苹果、耐克这些巨头,供应链一大半在中国,撤出去成本翻倍,他们自己先叫苦。拜登上台后,换汤不换药,继续芯片禁令,搞“友岸外包”,想拉印度越南分担,但效果一般。中国这边,华为Mate 60 Pro一出,就证明封锁没用,国产芯片硬是杀出一条血路。 这不是竞争,是美国单方面想遏制,中国只是自卫。 再看科技,美国总说中国偷技术,这话听着就来气。高志凯怼过美国专家,说美国拿枪指着人做生意,谁买账?中国研发投入现在全球第二,5G、电动车、高铁这些,美国落后了,就想拉盟友围堵。结果呢?欧盟那边,德国车企还得和中国合作电池技术,日本企业也离不开中国市场。 高志凯在采访里直言,美国这套“脱钩”论调,纯属自找麻烦,全球供应链这么紧,谁脱钩谁吃亏。中国出口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多着呢,美国一搅和,大家都得重新算账。 意识形态这块,高志凯强调,中国从来没想把自己的路子推给别人。你信你的上帝,我信我的,各过各的。美国呢?从冷战时候起,就总想输出民主,搞颜色革命,现在对中国也来这套。南海、台湾问题,美国搅局,菲律宾日本韩国被当枪使,但高志凯说,这不会长久。中国主张和平发展,谁也没权利挡道。 像佩洛西访台那事儿,美国以为能戳中国痛处,结果中国军演一亮,国际上都看清谁在挑事。 高志凯当时就说,美国人患了“托尼亚·哈丁综合症”,就是冠军怕新人上位,先下黑手砸别人膝盖。中国崛起是历史潮流,美国遏制不了,只能适应。 现在中美关系,表面上看剑拔弩张,实际高志凯觉得是“不可避免的和平”。为什么?两国都是核大国,打起来谁也讨不了好,常规战都可能升级成核战,全世界遭殃。哈佛的阿里森写《注定一战》,高志凯直接批谬论,那书里案例都是常规战,不适用核时代。 美国有两个噩梦:一个是中国经济超车,另一个是中国输出制度。中国超车是事实,但制度输出?中国人压根没这打算。高志凯在研讨会上说,中国道路适合自己,美国的纯属内政,别互相干涉。 从历史看,中美建交是卡特和邓公的功劳,那时候双方都想合作,美国打开中国市场,中国提供廉价劳动力,双赢。现在美国内部分裂,政客为选票炒作中国威胁,媒体跟风,搞得民意对立。但企业层面,CEO们知道离不开中国。高志凯建议,中美得加强沟通,领导人互访,防误判。旧金山峰会后,双方共识是稳住大局,但落实慢。美国大选在即,不管谁上台,中美都会有惊涛骇浪,但和平是底线。 中国这边,怎么应对?高志凯说,得自信,先强军,有杀手锏,让美国投鼠忌器。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不是吹牛,是实打实做事。金砖国家扩容,吸引力越来越大,中国办实事,拉着发展中国家一起走。 美国想拉小圈子围堵,但全球南方国家不傻,谁给实惠跟谁。像电动车,美国补贴本土,中国出口全球,价格低质量好,美国消费者先受益。 展望未来,高志凯乐观,中国已经在想下一个五千年,怎么为人类贡献。 美国得醒醒,别总内耗,中国不称霸,只求和平发展。太平洋大得很,够中美并存。竞争有,但得公平,别玩阴的。两国合作空间大,气候变化、AI安全,这些全球问题,得联手。AI要是武器化,人类都玩完。高志凯呼吁,中美在这些领域多谈,别互相猜忌。

0 阅读:29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