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高层突然洗牌,特朗普亲自出手,鹰派上将转身离场,美军还能打吗? 说起最近美军这事儿,简直像过山车一样刺激。特朗普刚上台没多久,就开始大刀阔斧地动高层人事,这回直接牵扯到核力量的头头,托马斯·布西耶尔上将突然退役,时间点卡得死死的,就在特朗普和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开会后没几天。很多人纳闷,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猫腻?更关键的是,这波操作会不会让美军本就摇摇欲坠的战斗力雪上加霜?咱们一步步捋捋,看看这背后藏着啥门道。 先说说布西耶尔这人吧。他不是那种从空军学院一步步爬上来的传统派,而是从诺里奇大学通过预备役军官训练团入门的,背景有点杂,但飞行经验老道,飞过B-52和B-1轰炸机,积累了上万小时的空中时间。2023年他接手全球打击司令部,四星上将,管着美国三分之二的核资产,包括那些散布在怀特曼基地的民兵三型导弹和B-2隐形轰炸机。他一直推B-21新轰炸机和哨兵导弹替换计划,立场硬邦邦的,对外总强调核威慑要跟上节奏。结果呢,就在前一周,空军把哨兵计划给叫停了,理由是钱烧得太猛,超支严重。这事儿一出,布西耶尔那边估计就憋着一肚子火。 特朗普这回的动作可不是小打小闹。9月30号,他在弗吉尼亚匡蒂科基地召集了几百个美军将领,赫格塞斯陪着,讲话直奔主题:军队得转方向,从国外纠缠转到国内维稳,边境巡逻、城市治安啥的,得优先。特朗普还放话,谁不服就走人。这话听着像在敲打,谁都知道他上任后就爱搞人事调整,2月份就炒了联合参谋长查尔斯·布朗上将,还有海军作战部长丽莎·弗兰切蒂啥的,一口气五六个顶尖军官下岗。理由呢?官方说是因为他们太注重多样性,忽略了核心战斗力。但外头传闻是这些人不听话,不愿把枪口全对准国内事儿。 布西耶尔退役的声明是10月2号发的,说是个人和家庭原因。巧了,就在会议后48小时内。紧接着,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布莱恩·芬顿也跟上,10月3号签字走人,没多解释。两人背景不同,但离职时机一模一样,明显不是巧合。芬顿管特种部队,布西耶尔管核打击,这俩岗位一空,美军战略层就露了大洞。特朗普7月份还提名布西耶尔当空军副参谋长,结果现在提名撤了,这脸打得啪啪响。赫格塞斯上任才几个月,就换了十来个关键位子,五角大楼里头人心惶惶。 这波洗牌的根子,还得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说起。他上台后,军费分配开始倾斜,国民警卫队预算猛涨,用来搞国内任务,像边境墙巡逻和反暴动演练啥的。反观对外项目,B-21进度拖后腿,哨兵导弹直接黄了。为什么?因为钱紧啊,美国经济压力山大,债务堆成山,国会那边抠门抠得狠。布西耶尔之前在闭门会上直言,未来十年,美国核力量数量上压不住对手,这话戳中要害。特朗普知道打不起大仗,就换路子走,军队从全球警察变国内保安。 但话说回来,这么折腾,美军还能不能打?先看数据。美军全球部署还是老样子,欧洲有上万兵力,中东有航母群,亚太有第七舰队。但内部裂痕越来越大。2月份那波清洗后,国防情报局局长杰弗里·克鲁斯也被炒了鱿鱼,因为情报报告和白宫说法对不上。8月份又有轮调整,焦点是那些不服管教的军官。结果呢?士气低落,招兵难,2024年入伍率掉到谷底,现在更糟。智库报告显示,美军现役兵力不到140万,军官流失率创纪录。 这不光是人事问题,更是战略迷失。特朗普想把军队变私人工具,忠诚第一,专业第二。过去美军靠制度稳,军官升迁看战绩和资历,现在看听话度。像布西耶尔这种鹰派,推对华核升级的,偏偏撞枪口上。华盛顿那边传,特朗普团队觉得对外对抗赢面小,不如稳住国内。结果,军援乌克兰缩水,对台军售拖延,亚太盟友开始嘀咕。欧洲司令本·霍奇斯早说过,美军不会执行非法命令,这话现在回荡得更响。 当然,美军底子厚,技术牛,F-35战机上千架,核潜艇几十艘,短期内崩不了。但长期看,这么内耗,问题大了。军官层不稳,基层执行力弱,训练从实战转维稳,实战经验少。想想海湾战争后,美军靠空中优势碾压,现在呢?对手武器迭代快,网络战、无人机战,美军老将领跟不上趟。新人上来,又得从头洗脑,忠诚教育课多了,战术课少了。
委内瑞拉国防部宣布10月2号一早,委内瑞拉上空突然出事了。雷达那边传来警报,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