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这次捅马蜂窝了,北约首次扣押俄罗斯油轮,中国北极航线破局。制裁落于实处后,美西方阵营内部先迎来了质疑和审查,尽管就现有信息来看并不完全成立。或者这样来说,俄罗斯的小辫子固然被法国抓住了,但法国却因此而捅了马蜂窝,直接让自己陷入无尽的麻烦当中,因为不能拿出十足证据用于指控的话,受伤最严重的还是法国自己。 另一方面,在我国已经开辟北方海路的情形下,影子船队未来暴露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现在被美西方阵营抓住把柄实则关系不大。 据媒体报道,法国海军于本月1日在领海范围内拦截了一艘名为“博罗凯”号的油轮并进行了登船检查。 法国一开始喊得挺响,说怀疑它运输了超出欧盟制裁额度的俄罗斯原油,可查了快一个月,既没从船上查出禁运清单里的特殊品类原油,也没拿出俄罗斯通过“暗箱操作”规避制裁的实锤,连最基本的货物单据核验都没做到闭环。 俄罗斯那边立马就硬气起来,不仅召见了法国大使抗议,还放话要在能源和国际合作领域“对等反制”。 要知道,法国现在还没完全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2023年法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虽然比2022年降了40%,但每月仍有近30万桶的量,主要供着法国南部的炼厂,要是俄罗斯真断了这部分供应,法国国内的汽油价格怕是又要飙涨,到时候老百姓上街抗议,第一个挨骂的就是法国政府。 更要命的是法国在非洲的利益,之前法国靠着前殖民地的关系,在西非、中非握着不少矿场和农业合作项目,比如在尼日尔的铀矿,供应着法国核电近20%的原料。 而俄罗斯现在在非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瓦格纳集团在马里、布基纳法索这些国家帮着搞安保、建基建。法国这么一扣船,俄罗斯保不齐就在非洲给法国使绊子,比如鼓动当地政府重新审查法国企业的采矿许可,到时候,法国的核电原料供应都得受影响,这麻烦可比扣一艘油轮大多了。 还没等制裁落到实处,美西方内部先炸了锅。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本来就怕制裁太激进断了自己的活路,这次法国不跟盟友商量就单独搞事,德国首先就坐不住了。 要知道,德国工业现在还没从2022年的能源危机里缓过来,2024年第一季度德国工业用电成本比2022年还高了12%,很多汽车厂、机械厂都在压缩产能——比如大众汽车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因为天然气价格上涨,去年一年就多花了近5亿欧元成本。 要是法国这事儿惹得俄罗斯进一步减少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德国的工厂怕是要彻底歇菜。所以,德国经济部长最近公开表态“需要谨慎评估单边行动的影响”,这话里的意思明摆着就是质疑法国瞎折腾。 意大利也跟着附和,说“制裁应该有统一标准,不能个别国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毕竟意大利的化工行业还靠着俄罗斯的天然气维持生产,真要是能源断供,意大利的塑料、橡胶产业都得停摆。 反观中国这边,早就闷声把北极航线的局给破了,现在根本不用靠影子船队冒风险。 其实从2018年开始,中国就一直在推进北方海路的常态化运营,中远集团的“天恩”轮、“天远”轮这些货船,每年都要走好几趟北极航线。 就说2024年吧,上半年中国通过北极航线的货运量就突破了800万吨,比2023年全年还多了15%,其中大部分是从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运过来的LNG,而且全程都是正规报关、正规运输,完全不沾制裁的边。 之前大家说的“影子船队”,其实就是为了绕开美西方的制裁,用老旧货船偷偷运输俄罗斯能源,可现在有了北极航线,正规运输又快又省钱,谁还费劲搞影子船队啊? 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里,通过北极航线运输的比例已经占到了28%,比2023年翻了一倍还多,影子船队的运输量反而下降了35%。就算美西方偶尔抓着一两艘影子船队的船,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说穿了,法国这次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证据还敢扣船,不仅惹毛了俄罗斯,还把美西方内部的矛盾给挑了出来,最后怕是只能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中国这边早就靠着北极航线把运输渠道理顺了,就算美西方想抓把柄,也碰不到核心利益——这种对比下来,法国的操作简直就像小学生吵架,而中国早就把成年人的棋局给下明白了。
被法国军方扣押的11万吨俄罗斯油轮,已经在10月3日重新起航奔向印度,结果这事还
【30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