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立陶宛生气了! 新总理希望与中国恢复经贸关系,居然没获中方回应,立陶宛电力部宣称,将移除本国电网中的中国零组件,其中包括逆变器,因为这些零组件危害立陶宛的安全! 这事儿听起来就像小孩子耍脾气。新总理英加·鲁吉涅内上任才两天,就急着要和中国恢复关系。可她一边示好,一边又死守着那个不该存在的台湾代表处不放。这种既要吃饭又不想买单的心态,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话说回来,立陶宛这次威胁要拆中国逆变器,根本不是新鲜事。去年11月他们就通过立法,限制中国逆变器访问该国太阳能和风电站。79名议员投了赞成票,只有1人反对。现在不过是把旧戏码再演一遍。 立陶宛给出的理由是“安全风险”。他们担心中国制造的逆变器可能被远程操控,导致电网瘫痪。欧洲太阳能制造委员会也跟着起哄,说全欧洲超过200GW的光伏装机用的都是中国逆变器。这个规模相当于200多座核电站。 但话说回来,安全担忧要有真凭实据。中国的光伏产品行销全球,在欧美市场占有率达70%。如果真有那么大安全隐患,怎么可能被广泛使用?这种指控更像是为政治目的找的借口。 立陶宛现在的做法,让人想起那个经典的比喻:一边想搭中国的经济快车,一边又要砸车窗。数据显示,自从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犯错后,对华出口暴跌了91%。曾经红火的贸易往来几乎归零。 更惨的是立陶宛企业。百年乳企罗基什基斯不得不关闭三条生产线,解雇上百名工人。最大木材出口商直接把工厂搬到了波兰。这些损失,可不是拆几个逆变器就能弥补的。 立陶宛现在跟着欧洲某些机构起舞,要推广所谓的“逆变器安全工具箱”。说白了,就是想在全欧盟复制立陶宛的立法,全面排斥中国设备。这种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做法,最终只会伤及自身。 想想看,拆除现有设备要花多少钱?更换新系统要多少时间?电网升级改造的钱从哪里来?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立陶宛老百姓身上。他们已经在为政府的错误决策付出代价了。 其实中国逆变器技术相当成熟。在全球市场份额近七成,这不是靠运气得来的。中国企业注重研发,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到位,这才是赢得市场的真正原因。 立陶宛新政府可能觉得这样强硬很威风。但实际上,这种赌气行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想要恢复经济合作,就要拿出诚意来。在核心利益问题上耍小聪明,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国际关系就像交朋友,要真诚相待。你不能一边伤害朋友的感情,一边还指望人家对你笑脸相迎。这个道理,放在国家之间也一样适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国31年前后GDP前三十城市变化。。
【4点赞】